原来孩子这样学习会上瘾
作者:(日)菊池洋匡 (日)秦一生
世间最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成功需要特殊的才能”。
超一流人才与二流人才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练习量”的不同。
让孩子相信“后天努力比先天才能更重要”
人的能力是靠不断的努力一点点积累而成的。
当孩子取得某项成功的时候,千万不能表扬他们的天赋,而应该表扬他们的努力。
不管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相信:“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家长不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的天赋和结果上,而应该放在孩子努力的过程上。
能够找出“原因”的话,就可以降低失败的概率,提高成功的概率。
如果想改变结果、得到好结果的话,那就要先找出能够改变自己行动的“原因”。
要帮孩子得到最好的结果,就要让他们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连续提问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得出答案。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能控制的因素,比如“努力(=学习方法+学习量)”。
不断追问,让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将原因细分到可以找到具体对策的层面。
“自我肯定感”和“自我效力感”是自信的两个来源
所谓“自我肯定感”,就是认为“做自己就很好”“我喜欢自己”的安心感。
对小学生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将极大影响他们的自我肯定感。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表达:“即使你成绩不好,即使你考不及格,你依然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我们同样爱你。”
只有那种“几乎拼尽全力才取得的成功”,才能增加孩子的自我效力感。
通过让孩子想象自己考上理想学校的情形,想象父母亲朋为自己庆祝的场景,让他们体验一次疑似的成功经验,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我能行”的自信。
要想提高成绩,首先要让孩子拥有自我效力感。为此,孩子需要积累成功的体验,身边也需要成功的榜样。父母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责备他们,要引导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便继续挑战。
为了不让孩子产生无力感,我们大人应该做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和结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很多孩子在“无力感”的作用下,原本能做好的事情,也放弃不做了。
为了防止孩子被“无力感”侵蚀,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找到改善的方法。
让孩子挑战超出他能力范围很多的难题,其实并不能帮助他成长”。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最佳办法就是在“成长区域”反复练习。
“我那么努力可还是做不好”这样的体验会极大消磨孩子的自信心(C)和满足感(S)。这也是造成很多孩子厌学的罪魁祸首。
人的成长,需要适度的压力,压力过大,就会起反作用。不同难度的问题给人带来的压力不同,根据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舒适区域”“成长区域”和“恐慌区域”。在上述三个区域中,只有“成长区域”适合孩子的学习。提高成绩的捷径是在“成长区域”内反复练习。
为了拔高孩子的水平,而向“恐慌区域”伸手,最终往往适得其反。“恐慌区域”的难题不但无法帮孩子提高成绩,还会抹杀孩子的学习热情。
给孩子展示可信的成功案例
孩子每次采取行动后,告诉他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好的变化,及时告诉孩子
孩子只要行动了一步,我们就该让他们意识到这一步的效果。
我们应该随时留意观察孩子,一旦发现他们的成长进步,一定要马上告诉他们。
跨越“效力期待”这道坎的关键词是“分步走”。也就是把一个高坎变成几级台阶,每一级台阶都不高,连续走几步就可以跨过去了。
在学习之前,先帮孩子从心理上跨越两道坎,让孩子觉得“学习之后能有好结果”“我应该能做好”。
化大为小,采取分步走的策略,一步一步扎实前进,让孩子不断积累小的成功体验,最终也能实现大的目标。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很多父母甚至老师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安慰孩子。
因为自己拼命努力换来的却是失败,而父母或老师的安慰相当于认可了自己的努力,也就证明自己再怎么拼命努力也没法成功,那种无力感是空前强大的。
当孩子认真努力之后依然没能成功的时候,我们不用去安慰他们,而是为他们提供改进努力方法的必要信息。即使我们要传递的信息对孩子来说可能有些“逆耳”,也要相信孩子有接受“忠言”的气度。
在说的时候,还要注意语气,不要让孩子感觉我是在责备他。一开始可以先说点引起共鸣的话,比如:“你这次数学考得不算太好,我和你一样,也觉得有点可惜。”
大人和孩子一起研究改善方法,但不要让孩子产生被责备的感觉。
那什么时候适合安慰孩子呢?是当他们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应该宽容、安慰他们。
但对于失败的结果,安慰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和孩子一起找到改进的办法才是第一要务。
我们应该宽容孩子错误的行为,并安慰他们。但对于失败的结果,安慰绝对没有好处。当孩子失败的时候,要想激励他们重整旗鼓,不需要安慰的语言。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明白,自己还有实现目标的希望,让他们重拾“能够实现目标”的自信。对于失败的结果,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找到改进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