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适应与调节P92-102
1.行为的效应有客观效应和主观效应,客观效应又可分为社会效应和身体效应;主观效应指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心理活动和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内心体验。又有直接与间接之分。间接的主观效应是延迟发生的,它是行为造成了客观效应后引起别人的反应的产物,因此,行为者必须付出期待的焦虑作为代价。
2.神经症病人压抑自己的情欲,以致体验并不反映病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为什么病人在社会生活中却反复“跌跤”而不能吸取教训的缘故。
3.违反自我需要和欲望的行为可引起不快体验,但由于这种行为以引起别人赞赏为目的,神经症病人通常忍着不愉快去做。如果得到了赞赏,并且赞赏掩盖了原来的不愉快,病人便会误以为这种行为是符合自我需要和欲望的。
道德情感
4.只有高层次心理活动对低层次心理活动的调节才是最有效的和健康的。但是,高层次的心理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发展起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低层次需要必须在童年期得到满足,到了少年期以至青年期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5.一个人在进行他自认为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过程中,或者,在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有利的效应时,行为者所体验到的愉快,叫作道德的愉快。
6.道德愉快是社会性肯定评价的个人化和体验化,是社会性奖励的内在化。道德愉快是最高层次的自我肯定,是手段目的化之最高形式。
7.只有当一个人的精神痛苦跟他对自己的否定性道德评价直接相联系时,这才构成一种道德痛苦或违禁性罪感。也可以说,违禁性罪感是社会性惩罚的个人化和内在化。
8.单纯的惩罚不可能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它只能塑造出伪君子或自卑自责自我折磨的人,也可能使人从根本上否定一切道德而走上反社会的道路。
9.弗洛伊德发现,神经症病人不惜一切地采用各种防御机制,就是为了把违禁性罪感一层又一层的包裹起来,在一般人看来根本微不足道的错误,病人也力图掩饰或巧辞加以辩解。因此,弗洛伊德推断,病人心理活动的核心部分是一颗一碰就痛的良心。
行为和体验
10.心理机制有两种,即适应和调节。行为目标的选定,达到目标之计划制订,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对行为的调整,属于适应的范围。内心活动,尤其是情感体验、信念和态度的自我改变,叫作自我调节。
11.满足个人主观需要的行为具有自我肯定性,因此这种行为对体验有调节作用。
12.对于神经症,适应不良和调节不良二者相互加剧,这就是恶性循环。在心理治疗中,适应与调节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许还有助于看清楚病人的整体而不至忽视重要的环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