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你有没有想过或预测过自己或他人会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呢?社会环境又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信念和行为呢?下面我们就随本节内容来一起学习社会认知领域中两个重要的主题:归因和态度。
一、归因
归因理论,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动机,并将其归因于特定情境(外因)或某种个性倾向(内因。情境归因将行为的原因归为情境、环境或周围人的影响。个性倾向归因将行为的原因归为内部因素,人本身的特质的影响。
人们在试图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容易高估人格特质而低估情境,这种忽略情境归因而偏好个性倾向归因的倾问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产生基本归因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判断依赖于不同来源的信息。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可以基于内省(感受和意图),而对他人的判断只能依据外显的行为。这种社会感知中所存在的基本不对称性被自我服务偏差以及习惯性地使自己感觉良好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扩大。比如用最宽容的归因方式解释自己行为的失误。
自我服务偏差常常会影响我们的社会感知,其中有两个具体的类型,一是优于常人偏差(常常会产生膨胀的自信)。二是公平偏差,相信正义通常会获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通常会对受害者缺乏同情心)。
[思考]有时候,你所做出的归因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幸福的人往往会把伴侣偶尔的失误归因于某种情境因素(“这个可怜的家伙压力很大”),而另一半有爱的举动则被归因于稳定的个性倾向(“她天生温柔体贴”)。但是,不幸福的人可能恰好相反。失误被归因于伴侣的人格(“她很自私”),而好的行为被归因于情境(“是的,他给我送礼物只是因为他母亲告诉他要这样做”)
二、态度
人们对各类事物都持有态度。态度是关于人、群体或观念的信念。一些态度是内隐的,它们无法察觉,无意识地影响行为,可以用间接的方式被测量。另一些则是外显的,我们能够察觉到它们,从而形成有意识的决策和行动,可通过自我陈述问卷进行测量。
每天,在我们的周围,广告商、政客和朋友都在试图影响我们的态度。即熟悉效应,就是对熟悉的人或物持有积极态度的倾向。熟悉的事物,比如使人怀旧的食物,儿时记忆中的声音或气味,甚至是可辨识的广告歌曲,都会让人产生温暖的感觉。
劝说他人改变态度的方法(或路径)之一是根据说服的详尽可能性模型(核心和外围),因为动机影响说服性交流中对信息的专注程度。当动机(或认知能力)是审查信息时,则更容易被论据的力度说服,而不是被一些表面的特征说服(传递者的魅力)。换言之,当主题对个人有重要意义时,就需要详细说明信息,仔细思考其内容。心理学家将此称为说服的核心途径。而当我们缺乏动机或认知资源(例如,忙碌、心烦意乱或疲惫)时,说服是通过外围途径实现的(长信息比短信息更具说服力,名人的论点比普通人的论点更具说服力)。
有时候,你或许不只是想改变他人的信念,可能还想说服他们采取特定的行动。一种可靠的策略就是登门槛技术,先让别人同意较小的请求,这会使其更易接受较大的请求。使个体先同意一个请求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乐于助人的,从而使得他们更有可能接受后续的请求。有趣的是,相反的策略同样有效:先提出一个明知会被拒绝的较大请求,再提出一个相对而言更合理的较小请求。这被称为留面子技术。
本节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了解,即认知失调。他人的说服,新的经历,以及意识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错误,都会改变人的态度。态度有时也会因为处理信息时的思维偏差以及对一致性的心理需求发生改变。认知失调是两种态度——或态度和行为——发生冲突(即失调)时所产生的不舒适感。为了消除这种失调,多数人会改变他们的态度。
人们在对某种于自己而言重要的信念的正确性产生怀疑时,会通过更强烈地倡导自己最初的立场来减少失调。比如那些在关于世界末日的失败预言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的人很少会说“我错了,真是松了口气”。相反,许多人变得更加致力于这项事业。
[思考:说服还是洗脑]自杀性爆炸袭击者为了某种“光荣”任务伤害了别人也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导致这种思想的灌输方法书中总结出了四点:
1.沦为陷阱的受害者。
2.用简单的归因解释个人问题和政治问题。
3.给予新的身份,承诺救赎。
4.严格控制否定(失调)信息的获取渠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