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列车在北京西站缓缓停下来的时候,我就在不停地提醒自己“未来可期,那么就拼尽全力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回北京更像是回家,因为故乡逐渐变成了回不去的远方,于是,渐渐地我融入到了北京这座城市。
每次回到家乡,都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因为我的卧室永远保持着我第一次去北京之前的模样,墙上还贴着高中的数学公式,书架上还保留着高考时复习的试题和读过的书,甚至桌子上还贴着当年那个理想大学的名字和希望考取的分数线。也许这里的人不相信你经历的所有,就好像是两个平行时空,在北京的所有荣耀与梦想都与你无关,直到我重新踏入北京的土地,我才重新找回自己,获得自由。
我记得在前些年,我刚准备去北京生活的时候,就有一个邻居奶奶对我说“北京有什么好的?压力那么大,而且那里的人都非常的复杂又功利”,后来想了想,虽然这一路很辛苦,但是我真的很喜欢功利的世界啊,我记得有个人说,我们不断往上爬,不是为了被世界看见,而是想看见整个世界。
这几天,在朋友圈里很多人纷纷发出新年开工大吉的状态时,其实更多的人在春节期间并没有怎么休息。我的一位投资人朋友在家里继续看项目,分析各种模型,可能放假对于他来说只是换一个地方工作。
看过了太多人的光芒万丈,我们往往会忽略他们背后经历的一切。
前些天,平昌冬奥会中花样滑冰男单项目冠军羽生结弦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在他创造了新的历史后,陈滢赞美道:“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面对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他取得今天的成就,值得全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回馈。”
但知道了他背后的故事,我们才越发的感觉到,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
他在15岁的时候,羽生结弦获得了世青赛的冠军,在进入成年组之后,节目的难度加大,他经常在冰场上出现力竭的情况,一直都没有办法取得良好的成绩。一年后,他所在的城市仙台又经历了311大地震,当时正在冰场训练的他,踩着冰鞋爬出了冰场。
在他17岁的时候,他首次踏上世锦赛,当时的他右脚脚踝受伤,注射了止痛剂才得以在世锦赛的赛场上完成正常表演,并以全场最高的技术分获得了第一枚世锦赛奖牌。
后来,在他19岁时,他成为了继亚古丁之后,第二位在同一赛季捧得大满贯的选手,但是在新的赛季的赛前练习中,他和中国选手闫涵意外相撞,羽生结弦头部、胸部、腿部多处受伤,当时教练还说“你不一定要做一个英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羽生却返回了冰场并低声嘶吼着“跳。”
我重新看了那场比赛的录像,每一秒都看到心疼,在4分半的比赛时间里面,他摔倒了五次,最后爬起来的时候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当时连解说都已经失语,结束的时候,他强忍住疼痛,向所有观众微笑问好,然后由教练的搀扶下离开了赛场。那次比赛,他获得了第二名。
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他表演结束时,全场的呐喊声和疯狂扔下的维尼熊,甚至在感慨原来花样滑冰如此轻松,就好像我们只会记得冠军的他,却不知道他背后历尽的磨难。
蝉联奥运会冠军后,记者问他有什么感受。
他说“这个瞬间我觉得,活着真好啊。”
他就是一个活成了漫画里的热血男主角,面对困难,他说“明明能做到的事情等到失败了说可惜,那不是很无聊吗。那样大概不能算是竭尽全力地去做。不管怎样的情况都全力以赴,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花滑运动员的做法。”
拼尽一切、永不言弃,他,就是风暴。
我有很多工作到发狂的朋友,在过年回来以后我就和他们聊,其实我很想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努力?
其中一个朋友跟我说,“努力也许会撒谎,但努力不会白费。我们努力了,事业变得更成功之后,你才会发现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你也有向周围的人说不的权利。”
前些天和朋友散步,聊到了《他有两把左轮手枪和黑白相间的眼睛》,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没吃过糖,我以为盐就是糖;我没穿过高跟鞋,我以为踮起脚就是高跟鞋;我没有被爱抚过,我以为打和骂就是爱抚;我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以为我得到的就是我想要的。
这难道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过去吗?努力的意义不止在于更多选择,而是你突然有一天知道了你原来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我们都有梦想,也都不甘心有一天泯然众人,我知道,你也一定经历了很长时间不被人理解的日子,我和你一样,受到过嘲笑,也受过生活的重锤,但我们依然不要轻易放弃。
希望未来的有一天,当你回头看曾经经历的一切,发现所受的苦难,你都没有辜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