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成语

作者: 李建力_27d6书法与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22-10-27 17:08 被阅读0次

成语

    道法自然 [dào fǎ zì rán]

解释

《老子》:“道法自然。” 老子 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

成语

    知白守黑[zhī bái shǒu hēi]

释义

守:保持。指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应当保持沉默,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出处

《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成语

    玄之又玄,功成不居,和光同尘, 天地不仁,天长地久,上善若水, 金玉满堂,功成身退,目迷五色, 宠辱若惊,视之不见...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天地不仁 解释 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出自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上善若水 解释 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自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宠辱若惊 解释 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 出自...

  • 《道德经》成语

    虚怀若谷 【解释】: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出自】: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听而不闻 解释 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 出自 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大巧若拙 出自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解释 若:似。拙:笨拙...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道法自然 [dào fǎ zì rán] 解释 《老子》:“道法自然。” 老子 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去甚去泰 [qù shèn qù tài] 解释 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处 语出《老子》第二十九...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解释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成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bt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