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

作者: 散书斋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06:46 被阅读0次

两首诗,各中意,被边缘,有悟会。

其一:明 薛网《兰花》

我爱幽兰异众芳,

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

任是无人也自香。

其二:唐·高蟾《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关于此诗有一段本事,见《唐才子传》:“(高蟾)初累举不上,题诗省墙间曰:‘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怨而切。是年人论不公,又下第。上高侍郎云(诗从略)。”晚唐科举场上弊端极多,诗歌中有大量反映,此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唐代科举尤重进士,因而新进士的待遇极优渥,每年曲江会,观者如云,极为荣耀。此诗一开始就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来作比拟。“天上”、“日边”,象征着得第者“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地位不寻常;“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碧桃”、“红杏”,鲜花盛开,意味着他们春风得意、前程似锦。这两句不但用词富丽堂皇,而且对仗整饬精工,正与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气象悉称。

  《镜花缘》第八十回写打灯谜,有一条花名谜的谜面就借用了这一联现成诗句。谜底是“凌霄花”。非常切贴。“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所以非凡,不就在于其所处地势“凌霄”吗?这里可以体会到诗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被录取的希望。这种所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后来弊端大启,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阳春发处无根蒂”,可见当时靠人事“关系”成名者大有人在。这正是“碧桃”在天,“红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势,又岂是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比拟的呢?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显然是作者自比。作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连类生发出来的。虽然彼此同属名花,但“天上”、“日边”与“秋江”之上,所处地位极为悬殊。这种对照,与左思《咏史》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类似,寄托贵贱之不同乃是“地势使之然”。这里还有一层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桃杏美在颜色妖艳不同。《唐才子传》称“蟾本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不受”,又说“其胸次磊块”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是统一的。末句“不向东风怨未开”,话里带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时候(正值东风),却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与“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同样“怨而切”,只不过此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

  诗人向“大人物”上书,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这在封建时代,是较为难得的。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似乎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具的自信。不妨顺便说一句,高蟾在作诗后的第二年终于蟾宫折桂,如愿以偿了。


相关文章

  • 2018-08-29

    我 学 写 诗 (诗言志 诗言事) ...

  • 教育纪事| 016 我的诗意人生

    “存心为志,发言为诗”(叶嘉莹语)。 情到深处便是诗。 “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

  • 浅谈诗言志

    浅谈诗言志 王居明 在《尚书•尧典》中有:“诗言志,歌永言,声...

  • 诗言志吗?

    一种很古老的说法,诗言志,志向,志趣。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朱熹 诗言心。

  • 《诗经》-诗的发展和雅乐的消亡(二)

    诗的发展《诗三百》主要是抒情诗,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志从止从心,志即思想感情,把志藏在心里,藏在诗...

  • 文章与稿费

    言为心声。写文章就是内心独白。《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

  • 由“诗言志”想到的

    今儿,不知怎的,就想起了“诗言志”这几个字。 《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赋诗言...

  • 2021-05-26

    《文心雕龙·明诗》 1 诗言志,歌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2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3 (...

  • 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札记

    诗言志 中国诗歌所说的言志到底指的是什么?一般以为,你抒情,这就是志。可是在中国诗里边,除了抒情以外,志还包括诗人...

  • 诗言志

    痛并苦着 苦并累着 痛并心痛 痛并心酸 辛苦辛酸 只为有一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言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ea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