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园地
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随感

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随感

作者: 缕缕芳香 | 来源:发表于2023-01-17 20:07 被阅读0次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崇尚笃厚淳朴,以笃厚稳重而安静,轻浮的人则是躁动。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指的是有遮蓬覆盖的车子。古人行远路以辎重在后,除了放生活生活用品以外,也是行旅中休憩的地方。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荣,原指宫阙屋檐两端高起的装饰,这里用以形容旅舍的华丽。虽然有华丽的行馆,还是安然处之,不为所动。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万乘之主,指的是天子或国君。怎奈何身为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君,治理天下却是轻忽自己的身体。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君,一是指主宰;二是指君位,国君之位。为人君者轻浮则会失去臣下的忠诚,躁动不安则有可能会失去君主之位。

“凡物,轻不能载重,小不能制大”。天下万物为轻,唯天为大,唯道为重。在浩瀚渺渺的宇宙世界中,道是最重的。重是轻的主宰,一棵树的根很重,所以能够牢固屹立于地上。树不能没有根,人的心灵不能没有宁静。人应该回归自己的本性,寻找一个真正的我。

内心充斥着各种意念,情绪、理性和意志处于变动、激烈动荡之中,人们在这个时候表现出轻浮。以前的社会,一些君主过着奢侈的生活,狂妄自大地处理事情。老子觉得一国之君应该克服浮躁的内心,摒弃外在的膨胀的欲望,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情。

相关文章

  • 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随感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

  • 冷静稳重 做生命主人

    走马观花道德经(26) 26.道德经第二十六景点——重静之门 第二十六章 冷静稳重 做生命主人 重为轻根, 静为躁...

  • 初识《老子》第26章

    第二十六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靖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八)轻则失根,躁则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二十六章解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 2019-05-09

    【日精进第52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二十六条,《定...

  • 张咪第277天寄语

    随感 认知当下自己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想要处于人民之前,必定将自身名利至于后面。与人相处,...

  • 人间有味是清欢

    ——《道德经》学习随感 第六章原文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 张咪第312天寄语

    随感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自然之神不死,是玄妙的母亲。...

  • 读《道德经》第十六章随感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

  • 张咪第287天寄语

    随感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人活着是柔软的,死了就僵硬。草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fx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