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年龄性格家庭关系都类似的同事作离职面谈。
说实话,这个年纪,自动离职,放弃工作10多年的熟悉工作岗位,中层管理职位,不差的薪水,自由的工作时间,真的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她的离职原因说的是孩子需要时间照顾,其实更主要是她对这份工作已经心生倦怠。心累了。
我笑说,“我佩服你的勇气。当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你不差这个钱。”
她说,“不是我条件多好,只是多就多花少就少花。但现在的工作总是让我心情烦躁,所以更多的还是考虑生活状态的平衡吧。”
其实我挺喜欢她这个理由。
我想到自己从双叶离职时的感受。与此雷同。
可是,17年从双叶离职后,距今近5年。我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了很深刻的变化。
先说我的现状与彼时有何异同呢?
我仍在一家还算不差的企业,从事同质岗位。兼任两家公司HRM,工作也不闲。从初入职的待遇减少仅1/3,到现在还在勉强追平。
生了二宝宁儿,并且搬出自己租房,不再与父母同住,可以完全自己料理家里诸多琐事。
坚持学习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及文章,主要在人本主义和理性认知行为疗法方面,一直寻求自己内心的平衡,从未放弃自我成长。
从离职后第1年的gap year开始,意识到财务状况不佳,到慢慢开始建立家庭账本,节约开支,涉足股票基金。学费交了不少,终于确定适合自己的价值投资理论,并踏实从现在开始积累。
很多事情,兜兜转转一圈,发现自己生活状态并无太大突破,反而是每个环节似乎都在回原点重新开始。
但转念一想,似乎也并不是这么简单。
觉察到,内心在处理很多事情上,成熟度还是有了质的飞跃。
例如,对于今天这位同事的离职。
我赞同她要考虑生活状态的平衡,但我不会再如之前那般简单粗暴的对工作一刀切了;
我会感慨她不用担忧离职后的经济状况,但不会因为羡慕而简单地鄙夷放弃我现有的工作收入了。
我终于明白,工作给我带来的是独立和安心,是我掌控它,而不是它来操纵我。
我能认同理解她,但不看轻自己。
这就是最大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