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份以来,天气有点冷了,我也就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家里。继之而来的便是我的生活有了个小变化:不仅运动量减少了,而且运动形式也变了。
老公最怕我待在家里,因为我不怕孤独,因为我可以除非必须才下楼,不为衣食忧,不为阴雨天,我可以好多天一直待在楼上。大概他怕我这种生活方式会糟蹋了身体,而他是我坏身体的直接受害者,所以他这个“嗜睡大王”会放弃休息,尽可能多的抽时间陪我出去玩。今天就是这样的状况。
去哪?不想去近一点的地方。可是太远了,老公又挤不出更多的时间。选来选去,就选定了曾经在夏天去过两次而冬天还没有去过的瓦岗寨,也就是说,我想看看瓦岗寨冬天的风景了。
与C一商量,下午没有特殊任务,请假俩小时,去吧。
2:30,出发。3:30便到了。我和C是摄影协会的,可以不拿门票,可是老公却需要买票才能进去的。由于老公原来也曾在该景区游玩过,觉得这里的景观不值30元,于是选择了重新回到车上休息。
就这样我们两个进景区了。可是,整个景区,除了我们俩,另外还有三个人,连熙熙攘攘的人流都说不上。甚至整个瓦岗寨街道上的人都是稀少的。害的C一直说文旅的领导见识浅短。不是什么特美的地方,还要那么多的钱。要知道游客才是第一资源啊。连个人都没有,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还是别杞人忧天了。政府不是前些天发了“邀你建言献向策”吗?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啊。只是不知道这条下情上达的渠道的真实度有多少?
进门后抬眼处,应该是为庆祝春节而装上的两条龙和一只凤残破地在那里站着,而且姿态生硬,找不到一点美感,又一次不理解这个景区的设计理念了。
向上走,便是这里最壮观的景点“点将台”了。从气势上倒也还算恢弘,可是作为一个景区的主体部分,这颜色也有点太不修边幅了吧?
从点将台向东有一条小路,连接着当年瓦岗军将领们的休息和聚会的地方,“知節院”、“振義草堂”为密密的竹林包围着,道是一片清幽的存在。可是,不知当年的瓦岗寨的英雄们可是真的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吗?
沿东边小路继续前行,看到了瓦岗寨又一重要景点处——怪阵。相传这个怪阵的原版是瓦岗军军师贾雄为智胜入侵敌军而创建的一个军阵。怪阵有三怪:第一怪,谁往高处流。第二怪,球往高处走。第三怪,身体失衡,头晕目眩。对于这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怪”象,我实在解释不好。
出怪阵向西,一路上是对当年瓦岗军聚义的原因和所经历的重大事件的介绍,可以想想当年瓦岗军那锐不可当的气势,最终成就了唐朝200多年的辉煌。
拐角处,有一类似于汤阴羑里城八卦阵的迷宫,只是型号太小了,并且是用篱笆编的,大概是想让孩子们钻着玩的吧?
再向前,我们看到了一匹比实物还要高大的骏马,骏马后面便是魏征的道观东岳庙(如今的魏征纪念馆)了。看了介绍才知道,那匹大马原来还有如此的历史渊源。
每到瓦岗寨景区,我都把英雄阁视为瓦岗寨最美的景观。尽管至今阁楼上都还是空空如也。但是这座英雄阁修的空阔、大气,总觉得这里跟英雄们的义薄云天很协和。
这次景区变化最大的地方当属对西北角魏征书院的改造了。门外有《瓦岗寨名相魏征一生》的介绍,进门就可以看到魏征的塑像和塑像两边“廉政”的字样,背面一个“鉴”字居中,于是想起了表述李世民与魏征关系最为贴切的那句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想起了辛弃疾在他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如今的魏征,可还有?
魏征书院的正面有李世民和魏征,以及十八罗汉的硅胶塑像,简单观看了西厢房的几个塑像,便被东厢房的内容吸引了。这里有魏征的三个家风,有魏征敢于进言主要事迹等,是学习魏征思想精髓的最好去处呢。
如此看来,魏征成了整个瓦岗寨景区的亮点。
向外走,因为人少,鸟雀便很自在。一棵楝树上站满了喜鹊,叽叽喳喳的,但也热闹不起来。
这次出行,如果讨论景点如何?观感很一般,但也有精华可以引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