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种花一直被认为是富人奢侈的享受,因为先要有财力购置种花的土地,雇佣工人打理花园,在实用主义者的心目中花不能充饥果腹,只是装饰品,带着浪漫的属性而已,它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开辟花园只有在满足基本农耕需求之后才得以实现。人类学家杰克·古迪的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城市和商业文化的发展,因为中产阶层增长,工人阶层和消费者的权利逐步增强,才让现代花朵文化的诞生有了土壤。
如果要追溯花朵文化的源头,这句经典的谚语流传甚广“一个人若有两块面包,请他用一块面包换几束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食物,而水仙花是灵魂的食物”。关于这句话的作者有人说是先知默罕默德,也有人说源自希腊的盖伦医生。在不同版本中水仙被有风信子或者百合花替代。文人们描写对鲜花的培育和欣赏,记录人们劳作时萌发的审美情感。很多诗人会借鲜花指代母亲或者女性的形象。还有略带贬义的形容“花瓶”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术语。
1910年芝加哥一位工厂检查员海伦·托德在为妇女争取选举权时提出“妇女在世界上承担母亲的角色,她们的选票将推动社会走向有面包的生活,有家,有房舍,安全的生活。政府保证母亲的发言权,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国家诞生的每个孩子都享有生命、音乐、教育、自然、知识这朵朵盛开的玫瑰。”詹姆斯·奥本海姆还将这一观点写成了一首诗歌,提出既要为面包而战,也要为玫瑰而战。女性的权利不仅停留在选择地毯上的花朵图案,她们应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摆脱依附者的地位。
当然炫耀性消费依然存在,也是在1910年,有一种被称为“美国丽人”的长梗玫瑰开出了奢华之花,它的定价极为昂贵,和修剪整齐的草坪,安哥拉猫一样成为了金钱的代名词。园艺成了新生的艺术,那些有着自家后花园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更多的创造性。《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的作者艾丽斯·沃克在她的文字中描述了曾祖母,祖母和母亲三代人如何将自己的花园打理成“色彩绚烂,设计独特,生机勃勃,创意非凡,景色壮观。”让即便是开车路过的陌生人依然忍不住驻足观赏。
另一位小说家理查德·莱特年轻时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他一直探寻着四季风景中的真实艺术。这里有大量的佃农日复一日辛勤劳作,虽然周围鲜花盛开,但对他们而言并不能欣赏花朵的美好。在他笔下的空气中虽然弥漫着木兰花的芬芳,连苹果树的花蕾都是笑着绽放的,但佃农眼中的春夏秋冬只是时间无情地流逝。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花朵承载的意义完全不同。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