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要好的同学说在我眼里没有坏人。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特点。如今回想,可能是那时的自己涉世未深,对人性的复杂尚未了解而呈现出那样的特点。不过,现在我自认为涉世早已比那时要深得多,我依然认为:没有一个人的心是坏的。哪怕那个人真的做了杀人放火、犯下了滔天大罪。
我这么说并非要为那些做出触犯法律的人辩解或者纵容一个人不断地犯错,触犯法律是要依法受到惩罚的;我这么说也不是误导大家放弃安全意识,给自己带来隐患。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这些年来自己的疗愈事业,自己的写作事业,让我触摸到各式各样披着不同程度的硬壳的人,当他们在我面前卸下那些硬壳,我总能看见纯洁的、柔软的、慈悲的心。
那么,我说这句话是从人类的本质出发的。本质的实态能让我们更好地跟所有的人圆融起来,也相信能够圆融起来。不然,伟大的、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先知为什么都教导我们要团结一致,不分你我呢?这是人类本质上可以做到的。
换过来说,当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心是坏的,是基于什么而做出这样的评判呢?
多数是基于这个人的行为,不管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还是间接的,我们通常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在,因此这里就产生了很多误差了。
一个人的行为很多时候并非是他真实的内心所致的,而是被情绪、被自我的牢笼困顿所致的。你可能又会问,一个人的自我不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吗?
是的,自我是属于这个人的一部分,但是自我是心灵较为低级的呈现方式,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更高的自己,那个自己比自我更高贵、更高尚、更纯洁。或者说,那是我们每个人灵魂的本色,我们只要是人都就被赋予了这种本色,它的基调是不会被改变的,哪怕我们在尘世中可能时时刻刻都在自我的困顿中做出行动。
所以,我们需要越过行为来感受一个人被诸多自我、情绪笼罩下的那颗心。
从事疗愈事业6年里,可以说我不知道这样去靠近过多少人的心。当我去靠近那颗心而非他们的行为的时候,我发现再让人觉得不可理喻、匪夷所思、甚至在大众评判下是恶毒、可耻、下流的行为背后都会有一个原因,他们基于一定的情景之下而做出了那样的行为。
了解其原因之后便是站在更宽广的维度来看待某个事件、某个人。由此,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错误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正确的。很多人的外显行为都不是他们真实的模样,真实的模样很难会呈现出来,他们受环境的制约。真实的自己能够呈现出来需要契机,也必然是那个人放下铠甲、放下自我防御,承认自己是无助的、需要被看见的、需要温暖的时候才会呈现。而作为凡人,我们很多时候也无法提供这样的契机,因为我们自己本身也需要这样的契机让真实的自己流露出来,但有些力量是超越凡人之上的,可以让一个人柔软起来。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突然听到妈妈的声音:
孩子,不用怕,来,来妈妈怀里抱抱......
不管一个人多么可憎,他内心永远有那么一处是可以被激活这种柔软的。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孤独感的原因。那块地方极少能有人驻足,或者不管我们如何交流,总有那么一块地方别人也是进不来的。但它柔软的本质始终如一,这是造物主给每一个造物的配置和爱的呈现。即使是无法有人真正能够走进那块领地,但如果契机来临,多少能让那个人感受到你离那个领地很近很近,就像他们从来没有被人看见过,突然有人看见他们了。当他们被看见,困顿心灵的牢笼就会自动解体,他们会展现出柔情、接纳、自信、理解和慈悲。这些美好的品质不是一瞬间他们从无到有习得的,而是本身就存在于他们,只是把迷雾去掉,让它们展现出来了而已。
在这6年里,可以说我接触过各式各样的牢笼,从没有任何一个开口,没有任何一把钥匙开始,慢慢去理出一个开口,慢慢地和他们一起构建起一把钥匙,把他们的心灵释放出来,那种感觉是极为动容的。这是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滋养与成长的养料。
没有什么比见证一个铠甲卸下,呈现出柔软的心灵更美好的了,我有幸见证过许多。以至于,他们在我眼里都像是暂时做错了事的孩子,他们等待那么一个声音,一个拥抱。这个声音和拥抱里没有对他们任何的评判,只是去感受他们的痛苦,感受他们的难处。
泪水是硬壳破裂后如春雨般滋润心田的佳酿,抽泣是松软后最动听的回归之音。
基于这样的工作经历,基于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直接影响到我自己对待身边的人。我们了知了一个人心灵的本质是不会坏的,那么我会对他们更有信心。我学会透过表层的行为去感应一个人的内心。例如那些无所事事,没有稳定工作与收入的人。他们自己难道不痛苦吗?他们是痛苦的。耐心地感受他们的痛苦比提出建议和劝解可能更契合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慈悲之心。
慈悲之心激发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包容、敏锐地感知别人的难处。我们永远不知道一个人的蜕变节点在什么时候,但是蜕变的前提肯定是一个人本身自有的力量得到激活,他们自己站了起来,而这种被激活的能量依赖一个环境的善意、理解和爱。
环境并非是我们提供给这些人良好的物质、美好的用品,而是心与心之间连接的通道。那个通道里的环境首先我们自己需要做到客观与中正,慈悲的临在与理解。如此,我们才能够触摸到一颗心的柔软,并帮助他们自己也触摸到。
很多人的心灵被坚固的牢笼困顿多年,他们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心会柔软起来,这是自我否定、自我贬低、自我放弃的体现。如何让一个人再次相信,如何让一个人重建信心,必然是他开始感受到来自另一颗心的无批判、相信与不放弃。
这让我想起历史上那些以德服人的典范,比如波斯的智者阿博都.巴哈。他总怀着一颗温暖和柔软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哪怕是那些总是对他恶言相向、不怀好意的人。我敢肯定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没有人的心是坏的。
然而,人心是复杂的,这不可否认。它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我们自己从来没有好好去关照过它,它长满了野草,终日不见天日。拜上天所赐,我在诸多复杂的心中游走了这么多年,(包括自己的那一颗),我发现它们也不复杂了,不外乎就是佛家里所说的那三个字:贪嗔痴。
这三个字我自己身上也有,当我看到他人的,也同时是在照见自己的。与其说我在帮助大家从牢笼中走出来,不如说是大家的供养,让我一次一次面对自己的牢笼,然后保持着心灵的本色,即使被困住了,我也能手持一把钥匙,祈求至高无上的力量给予指引,让我及时把自己释放出来。有很多人在课程的末尾总感谢我,这些天还不时收到大家的礼物,很多时候我都在想:
我何德何能啊!他们已把自己赤裸裸地呈现给我来供养我的成长,我还得到了额外的爱!
嗯,我感受到的是额外的、满溢的爱,从他们之中流淌出来给我。仅仅是这一点,我就足以对任何人有信心,对一颗心有信心。如果我的那位大学同学如今依然这样评价我,我会点头同意并且带着确信的语气。
最后,我想对每一个人说:
亲爱的,你的心不坏,你可以站起来,放射它本色的光芒。我相信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