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考 再出发
——第二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有感
2018年9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活动在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举办。
在王科的带领下,我们一行8人来到首都北京参加会议。这是我第一次来首都,充满期待。有了王科的带领,我觉得特别温暖,王科是我初中时代的校长,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校长,因为他带领着全校的领导班子走近学生,走进班级,亲自担任班主任。每天早上,我都能看到他带领着他们班的学生晨跑,王校长是跑在队伍最前面的人,他们班的口号总是特别响亮,步伐也是特别整齐。一个校长,愿意兼任班主任工作,我觉得特别了不起。从那时候起,王校长就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好校长。正如房山区教委顾成强主人说的那样,当老师很荣幸很幸福,没有当班主任体会不到当老师的幸福,做老师真正的幸福是班主任,真正需要付出的也是班主任。
自去年参加在我们武义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以来,我一直跟随着李教授的研究团队,和全国各地的伙伴们坚持阅读、反思、实践,这一年,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发展变化,惊叹着身边伙伴们的实践研究,感动着所有伙伴们的投入与付出。这是一个强大的研究团队,更是一支高规格高专业高品质的研究队伍。一天半的会议,我们听取了主会场的17场专题发言,5场特邀嘉宾发言。14号下午,我走进分会场北工商附小中心校区,观看了5个社团活动,参加了一节主题班会课(学校总共有6节班会课同时进行),聆听学习了4个主题发言,两场班主任沙龙活动,一场专家发言。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会议,学习强度非常大。但是如果没有再思考,没有再整理,就不会有新变化、新发展、新成长。
我想从四个方面说说第二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活动给我留下的感受。
一、这是一场专家云集的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班主任》杂志社、《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青年教师联谊会、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共同主办;由房山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承办;北京工商大学协办。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副院长,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李家成;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白芸;《班主任》杂志社、《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社长赵福江;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刊》编委马宪平;《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社主编余玲华;《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主编熊华生等14位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13个省市近200名代表齐聚会场,就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这一话题交流探讨、分享经验,可谓是学术界的又一次盛会。[1]
二、这是一次充满温度与活力的论坛
北京——中国的首都,在这里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呢?每次到陌生城市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些许的不安,没有归属。但是这次北京之行,让我处处都感受到了温暖与活力。
周到贴心的服务。这体现在出发前北京工商附小郑老师的电话确认,体现在到达北京后郑老师的关心,到达北京后又电话问候,告诉我们会在酒店等着我们。13号晚到达酒店后已经10点多,郑老师到酒店门口迎接我们,安排会议签到,发资料。周到贴心体现在每一样细微精致的资料设计,既实用又好看的资料袋,精美的笔记本和水笔,清楚详细的会议议程。周到贴心体现在茶歇时美味的北京特色小吃,中餐的营养搭配。这次周到贴心的服务体现在主会场、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专家教授的平易近人。每一位参加论坛的专家,上台发言的教授都是那样的平易近人。我感受到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对乡村教育充满情怀,共同肩负起带领全国乡村教师乡村班主任振兴乡村教育的国家使命。顾主任指出我们的教育要直面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呼吁乡村班主任应该率先成为四有好老师。李政涛教授肯定了第一届乡村班主任论坛以来形成的新经验、新思路、新发展,希望第二届乡村班主任可以有新变化、新发展、新成长。李家成教授是乡村班主任研究的领跑人,他说会议现场没有一位高高在上的教授,只有扎根乡村教育的研究者、教育者。他指出乡村班主任要有面向世界、拥抱世界、融入祖国的教育观,我们的农村孩子才能面向世界、拥抱世界、融入祖国。我们要思考的是每个人的重要性在哪里?而不是谁更重要?我从每一位发言的专家教授身上感受到了温度与活力。
工商附小教师团队的精神焕发。整齐的服装,温暖的笑容,贴心的指引,优雅的身姿……从每一位工商附小的老师身上,我都感受到了温暖与无限活力,这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作为论坛的承办者,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给全国参会者呈现了如此高端的会场以及精彩的报告,令人感动、感恩。
三、这是一次内容多元的论坛
本次论坛分为五大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班队建设的区域经验、乡土资源开发与班级建设、乡村班主任育人智慧与典型案例、乡村班主任发展与国际农村教育。
代表们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研究视角,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庆华的发言《“行实”平台 打造“行实”品牌——迟希新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思考与实践》,李校长践行着“为每一颗种子创造生命成长的体验场”的教育理念,“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深深打动了我。李校长提出“行于实,方乃成”,行在实处,成在获得,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实践,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一班一特色形成创造的过程。杨会娟老师的《小荷微时光美丽初长成》利用手机微信及时记录抓拍分享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美,用美篇随时记录一个个美的瞬间,让孩子们发现美、欣赏美,美美的生长。
来自黑龙江齐齐合尔的焦老师班上只有5个孩子,焦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充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丰盈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武义的蓝老师利用假期,带领孩子们回归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走进自然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成长。东北师范大学张聪博士的《“留住乡愁”——当代乡村班级生活建设的文化方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地处乡村,都是乡村的孩子,我完全可以开展各种传统文化类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思考、总结中成长。广东兴宁市罗岗中学的刘海霞老师结合校情,开发了香樟课程,带领着中学生开展爱心活动,滋养了乡村学生的心灵。浙江海宁市的许敏老师基于乡土教育《童眼看世界》,开展了清明节专题活动,涉及8个项目主题,实现了多学科的融通。安徽六安的刘茜老师,利用暑假关注候鸟儿童的研究,实现了学生的大改变、大进步。
最让我骄傲的是我们学校的陶健美老师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班《开心农场:农村小学暑期社会实践的幸福场域》的专题汇报,陶老师带领孩子们在开心农场里观察植物、动物,种植蔬菜农作物,在真实的实践中学会调查研究、学会合作等。每一位发言代表都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范式,从他们的研究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四、这是一次充满希望与力量的论坛
15日上午,李家成教授向我们做了《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呼唤新型乡村教师》的专题发言。李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再多的输血都代替不了乡村班主任自己的造血,我们要思考的是每个人的重要性在哪里?而不是谁更重要?“乡村班主任是谁?”乡村班主任是乡村学生、家长的贵人,乡村班主任是乡村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班主任是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关键人物。李教授通过这三点说明“我们很重要”这一观点。乡村班主任可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吗?乡村班主任可以有高度的反思与重建的意识与能力吗?乡村班乡村班主任可以有高品质的表达与对话吗?乡村班主任可以有高品质的专业交往吗?乡村班主任可以有尊严地享受在乡村的专业生活吗?答案是可以有,完全可以有。李教授一连串的发问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班主任的希望与力量。很庆幸自己认识了李教授,很庆幸自己也是这一庞大研究团队中的一员,让我更新了陈旧的教育观念、改进了教育教学方法,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更加庆幸的是我是武义班主任团队中的一员,有这么好的平台,有这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有支持班集体建设的局领导、雷所,在这样的研究团队里,我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往前走。
1天半的论坛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思考不会停止,这是一次有专业有高度的学习型论坛,每一位发言者都聚焦真实的场域,我们思维碰撞,交流分享,看到了更广阔的教育天地。
来北京以前,如果可以选择是否担任班主任,我会选择不当,因为更加轻松。但是这次北京会议之后,我的选择变得坚定、干脆,我愿意一直担任班主任,我喜欢成为班主任,带领一班孩子共同学习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良乡中心小学微信公众号:《第二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活动在北工商附小成功举办》,2018年9月15日。
44.再思考 再出发 ——第二届全国乡村班主任发展研究论坛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