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每天写1000字读书
456|《世界观》(1)空,万物根本:探询人类生存度的递增价值

456|《世界观》(1)空,万物根本:探询人类生存度的递增价值

作者: 咖啡加糖吗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16:25 被阅读33次

    人一但确认了某种事实为绝对真理时,就会一条道的走到底,即便过程中出现论证,证明这件事实是相反的。还是难以跳脱出个人认知所设定的框架。

    突破这种逻辑循环的方式,就必须要意识到,任何以经验所得出的「知识」都只是个人主观上的相信,亦即「真理符应论」。

    任何与你所理解的事实,产生绝对的不同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反抗,推究这一切的可能性。然而,这种自我真理的认同,如果不能持续扩大,或是打破认知框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被生物演化的剪刀给淘汰掉。

    这好比,一个人在监狱生活了四十几年后,离开监狱时,他发现原本街上的车只有一两辆,但现在随处可见车子,以及在沟通方式,产生的天翻地覆的转变,这时的现实生活,跟你过往的想像世界产生的绝大的冲突。

    如同你掉进了另一个平时空中,这个时空下的任何规律与型态,跟你过往的认知产生极大的不同,这时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接受此时的现况,从新建构属于你的世界观;另一种则是退回到自我的假想世界中,这种选择如同你在二十一世纪的时代下,选择回到2万年前人类的生活模式,此时,生存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01分工,是生存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是不断趋向细分化的分工,专精化的功能性,才能让结果更加效率化。

    虽然《谷仓效应》书中提及到分工会导致效率的下降,但整体的逻辑性欠,只是从单一的表象性质来总结整体的结果。换言之,分工是功能性的解构,而不是单位性质的划分。因为任何一项功能性分工,都是在为整体的生产效率,做出最高效的结果。

    王东岳在《物演通论》中提到「递弱代偿」这一理论中提到,当人类不断进化时,部分功能性会逐步外包给其他单位,已达成持续生存下去。

    换言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已脱离不开这一种合作生态,任何一切,都是共同分工下所产生的结果。只有把你一部分的生存度交给其他单位,你才能持续的在进化。

    这就得出一项事实,要想不断进化,持续细分化分工,或者是开创新领域的发展,才能够持续生存下去。任何想要达成全面化的发展,必然会受限于「时间」与「空间」的阻碍,而局限住自我的进化速度。

    02多维时空的生存度释放

    所以,你会感觉到时间不够用,要去的地方总是远不及你想的,事实总与想像产生极大的差距,如果当时间与空间也可以被分工,从绝对的不可变动性,变成相对可控的时候,就会产生另一种进化,这就是多维时空论。

    当多维时空的理论被持续验证,在单一选择下,能够确定各种可能结果,必然会选择更有利的结果来选择,这时,人类生存的能力,就会进入到一轮的世界观,亦即多重生命的结果,会被收敛到单一。

    过往的选择判断,是由于个人自我世界的认知框下所决定,你所见,所知的世界,会决定你想像世界中的最好选择。

    可这种选择,未必是绝对真实,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从多维世界观的角度,从新给出新一种结论。这种结论,将会是超越个人认知框下的选择,也就是你将进入多维时空后,生存度必然将遭到毁面性的破坏,因为这是从新打破你现在认知世界的所有一切。

    03共同想像的认知偏差

    脱离生存的视角,从存在的角度,再一次检视人类的价值时,此时,就会出现一个难题,人最终生存的意义,将会是什么。因为现在我们所认为的,一切任何目标,都离不开社会群体的共同想像结果。换言之,我们所认为的绝对真理,都是共识下的共同认同,这就使所谓的「真理融贯论」。

    所谓的「真理融贯论」是由于一个又一个人所相信「真理符应论」中所得出的共同相信。一但你的想法与彼此相符,就代表你属于这一群体;同样的,当你想法与其他人不同时,所得到的就是被整体给排斥。

    可是,这会出现一种重大疑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事实,真的就是真实的事实吗?

    你跟两千年前古希腊人说:「我们活在,太阳绕着地球转的世界里。」这时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所说的是正确的事实,因为人们所见到的现象,也就符合这样的结果。直到你提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时候。」即便你是正确,但却跟当时人们所相信,所看到的认知有所冲突,就会被视为异端。

    这也就说明,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知识边界扩张,都是在对既有世界观的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认知模式下,重新检视现有的认知模式的正确性。

    换言之,真实世界绝对不是来自我们五感所得到的结果,因为这世上的一切万物,本质都是「空」。亦即不存在初始,也不存在终点,一切都是我们主观认知下的想像世界。

    04实践,并非是检验真理

    当世界万物都是「空」,回归到人类一切的生存度,都是为了求「存」,而非追求「真」,因为人类本身的能力就无法触及到「真」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都是我们在构造这世界,因为人比一切事物都来得重要。所以,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事物的真实性,也就只能看到表象。

    这句话的推论,就是从人类接受讯息的方式来出发,一般人类有两种接收讯号的方式:

    其一,经验结果下的知识

    其二,逻辑思考的认知模型

    前者是我们接受讯息的一切,占了99%的认知比例,只有1%的接受是来自逻辑推论的结果。

    然而,我们常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这句话本身就是在,经验结果下的推论,只为了把我们想像的,透过实际现实来证明我们所说的是正确的。

    但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要能够不断进化突破现有的成长终局,就必须要从逻辑思考模型来验证,或是说,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假设,这就前沿科学至今在不断扩大人类知识边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到的最大障碍,因为一切推论都已经不是我们人类感官,或者经验所得推论的结果。

    例如,万物的基本粒子「夸克」,一般人用肉眼无法观测到,又或者DNA与苯模型的诞生,也是在不经意下的想像到。

    达成样的推论的过程,就是演绎法的核心思路,怎么推论出未来,反映到现在的生存,以不再是透过实践的方式,更多事聚焦在逻辑思考的推论中,让这一切被验证。

    回归人类的生存度来看,怎么求「存」,是人类生存的要,这个存的未来性,也就要打破经验所得出的认知框架,从新以「认知逻辑模型」来推论未来的可能,这就牵涉到一件事实,也就是,人类在追求「存」本身,将会面临到万物根本,亦即「空」。

    一但理解这一逻辑循环,你就会得出一项事实,突破认知边界,都是为了回归到初始。 「意义」则是真理融贯在其中的价值,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众人想像的终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56|《世界观》(1)空,万物根本:探询人类生存度的递增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vm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