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洞见·历史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读书
成立周恩来研究会——我编的校报第三十四期

成立周恩来研究会——我编的校报第三十四期

作者: 东方一任 | 来源:发表于2024-04-13 04:5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期报纸,所选文章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当年较好的选择。最突出的大事是报道学校周恩来研究会成立。研究会成立后,统领了学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整体工作,有了领导和平台,为这一工作成为学校特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2月底,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不久,适逢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举办了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西安、绍兴、漳州等地,包括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当代中国研究所以及本省和本地专家50多人与会,为学校周恩来研究会的成立和此后举办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创造了条件和积累了经验。当年10月,校党委决定,由汪浩、王家云、李德友三位同志组成周恩来研究会筹备组,1999年3月5日正式成立。此后每年3月5日前后,按规划举办一次学术座谈会暨年会,并按规划每5年(后改为2-3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究理论研讨会。研究会会长汪浩、研究会成员杨亚军、韩同友等同志先后担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副会长;汪浩、韩同友还先后担任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副会长。学校在研究周恩来方面获得“北有南开,南有淮师”的美誉,能与南开大学并列是很高的荣誉。

    在校周恩来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汪浩会长在当选讲话时代表校党委提出“周恩来是淮安的骄傲,周恩来研究应成为淮阴师范学院的骄傲”的办会指导思想,并提出淮阴师范学院应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人文特点,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来”。

    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阴师范学院成立,也是沾了周恩来总理的光。1997年学校“升本”以后,就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为办学的首要问题。周恩来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是全党楷模、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品德、人格和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起了一座精神丰碑。作为周恩来总理故乡的一所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地处周恩来故乡的区域优势,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对“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进行了科学规划,确定目标,即加强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周恩来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像周恩来那样理想远大、勤学善思、文明有礼、博雅多才;教育引导党员和干部像周恩来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教育引导教职工像周恩来那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了实现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目标,学校提出在办学思路上,坚持把周恩来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上,对周恩来精神元素进行科学融汇,把培养目标细化为志存高远、勤奋好学、文明守纪、勇于担当、博雅多才。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从祖国四面八方怀着对周总理的无限敬仰之情来到我校就读深造。新生入学后第一堂“必修课”,就是集体瞻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让学生了解周恩来、走近周恩来,进而学习周恩来、研究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信念。在周恩来诞辰、逝世纪念日前后,学校经常举行专题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开展追思伟人和学习伟人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周恩来传》等有关书籍,组织学生观看《周恩来》《海棠依旧》等影视片,并举行阅读征文竞赛或交流活动,使学生对周恩来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组建学习周恩来精神学生社团,成立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并结合专业特点成立了周恩来文学社、翔宇戏剧社、海棠花学社,开展周恩来精神研究和学习周恩来精神文学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周恩来精神的博大内涵。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评选周恩来奖学金,学生进入学校后,耳闻目睹的都是周恩来的事迹,像周恩来那样做人做事,成了学生的自觉追求。

    本期“治学与成才”栏目开始由闵抗生教授主持,下期我编的校报文章中,我再重点介绍。

    我编的第34期报纸,时间定格在1999年3月20日,1999年第3期,校报出版总期数达到158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立周恩来研究会——我编的校报第三十四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bk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