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期沙龙我们一直在练习进行自我的观察,包括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情绪以及头脑当中的想法,如果再加上行为,那这四个因素就构成了认知行为疗法当中自我察觉的四个维度,即所谓的十字面包模型。
一个外在的事件(诱因),会影响到上述四个维度的任何一个。即,一个事件可能引发一个情绪,也可能会引发一个自动化的想法,也会有相应的身体感受,也会引起一个自动化的行为。
在情绪的背后,会有一个自动化的想法;在自动化想法的背后,也会引发某个情绪;在情绪和想法背后,我们会在身体上有一些反应。当然,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比较忽略掉身体的感受,但它实际上一直是存在着的。如果忽略得久了,它可能会以更加剧烈的方式表达出来。
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结果,无论你有一个自动化情绪、还是有一个自动化想法,都可能引发一个自动化的行为。随之,行为的发生,也会进一步地产生新的想法和情绪,然后产生更进一步的行为。
比如,在一个情境当中,你有愤怒的情绪,也有愤怒的想法,然后你产生了一个愤怒的行为,用语言或肢体攻击了别人。攻击行为之后,你可能产生痛快的情绪,也可能产生内疚的情绪,又或者是产生对人际关系的恐惧情绪等等,伴随着这些情绪,头脑当中也会有一系列的想法在产生。
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变化,并不是有顺序的,它可能是同时发生的,也可能交错引发的。一个情绪可能会引发一个想法,也可能会引发一个身体感受;一个身体感受可能会引发一个情绪,也可能会引发相应的想法。他们之间会形成一个自动化的连锁反应。
相应的,在这四个维度的连锁反应当中,我们任意去改变其中一个维度,我们就会改变整个的连锁反应。
前面的沙龙练习,我们一直聚焦在身体维度,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来缓解身体的各种自动化反应,比如静坐、呼吸训练、放松练习等等。接下来,我们要尝试着从另一个维度来进行自我调整——认知,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头脑当中的想法。
通常我们会认为是某个事情引发了情绪。比如孩子不听话了,自己感到非常生气。于是我们会认为是“孩子不听话”这件事使自己很生气。但是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事件和情绪之间,我们有一个自动化的想法在,是因为这个自动化的想法令我们产生相应的情绪。
我们上周在微信群里共同分享了关于“下雨天取消了沙龙”这件事情,每个人对此产生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想法,有的老师觉得挺好,有的老师觉得不太好,有的老师想到了自己的问题,而有些老师则想到了别人的问题。这些自动化想法,和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但我们也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解释风格是非常不同的。
根据认知心理学,如果我们要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最快的方法就是改变引发情绪的自动化想法。比如说我们走在大街上,有一个人狠狠撞了我们一下,我们是否会感觉到非常生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应该感到生气,但这个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有一个想法在,比如说“这个人是成心想要找事情”、或者说“个人非常的无礼”之类,因此我们会感到生气。但是当我们认真地去看这个人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他是一个盲人,这时候我们的想法就会发生改变,比如“这是一个盲人,原来是我没有仔细看前面”,当这样去想的时候,情绪会马上发生变化,不会再像原来那样生气了。这就是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善我们的情绪。
这些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非常的有效。在西方心理治疗当中,认知行为疗法是非常主流的治疗方法,临床上获得了大量循证医学的实证支持。
我再拿医院的例子来做个说明,比如一个儿科医生,他在接待一个患儿时,可能需要先对患儿进行抽血化验,以收集临床证据,而患儿家长可能因为不太容易理解这样做的目的,而指责医生。这可能会让医生感到非常的不舒服。此时,儿科医生会有一些自动化的想法,比如“我按照诊疗规范做,他凭什么质疑我”“他在怀疑我的职业操守”“他是在有意地针对我”等等。当然,这样的自动化想法一般在实际情境当中很难被察觉到,医生可能只是感到自己的不舒服的情绪。
这时要改变自己的情绪,需要重新建立一个认知,比如说“这个家长只是因为自己的孩子生病着急,并非是故意在针对我”或者“他只是心疼孩子抽血,并且质疑我的职业操守”等等,当这样去重建一个认知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可能会有所好转。
但是有时候,我们对自己受到的攻击是难以容纳的,因此仍然无法释怀,原因是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可能是“明明是他的问题,为什么就要我妥协”。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自我的想法进行辩驳,比如说“这个家长很不理智,我很生气,但是我不值得为他的不理智生气,因为生气会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或者“虽然不和他计较,好像我吃亏了,但是我不和他生气,也是对我自己的保护”等等,当进行这样的自我辩驳的时候,情况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自动化想法的觉察并不是特别容易,我们的大脑喜欢这个游戏,一个想法接着一个想法,不断变化,我们往往自己是不太容易觉察的。因为在这些不断冒出的新想法背后,往往还有一个核心信念在。换句话说,是有一个情结在,又或者说那是我们的认知死穴。
我给大家一个表格,是认知行为疗法当中作为家庭作业使用的一个表格,就是用来记录事件,以及事件引发的身体感受、情绪、想法。我们要练习对自己的自动化想法有更多地觉察。
在记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给情绪打分,对想法进行事实的验证,验证它的真实性有多少,后面是自我辩驳,大家可以列举自己的自动化想法,然后一一进行辩驳。大家在练习当中,可能就会慢慢地发现,通过自我的辩驳,我们的负面情绪会得到一个有效的缓解。
而通过不断地记录和发现自动化想法,我们也可以看到背后的核心信念是什么?我们的认知死穴在哪?之前的沙龙练习主要集中在身体层面,这挺重要的,只是现在需要大家增加对思维层面的练习。实际上,无论是你改变身体层面,还是改变思维层面,你都会对整个十字面包的自动化循环起到一个缓解作用。
在传统儒学当中,也是非常强调自我的省察,实际上就是要对认知进行不断的觉察。只是在传统当中,比较偏向于道德的省思,即发现所谓“好色、好货、好名”这些私心杂念,就要纠正过来。纠正的方法是把自己的念头与圣人的话相对照,然后改正自己不良的认知。但是在实践当中,圣人的话未必能让人很容易接受下来,所以王阳明要求新入学的人要练习静坐,所谓息思虑,让内心平静下,让自动化的身体反应减少,然后再进行自我的省察,这样相对来说就容易一些。(原文附后)
现在提倡国学,上来就是诵读经典,实际上有时候作用并不明显。古人生活比较单一,本身就有静气,尚且需要通过静坐来调身调意,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思想多元,更不容易静下心来体会经典。古人提倡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是相当智慧的,只是这些传统丢失了。我们先通过静坐、呼吸训练、放松练习等调整身体,然后再去调整认知,虽然内容上和古代传统有些出入,但作用的机制是一样的。
(根据2021年7月10日录音稿整理)
新象征中国画《中国田园梦.读》
[附录]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习录.陆澄录》
[翻译]
王阳明说:“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于一种教法。人在刚开始学习时心猿意马,不能集中精力,其心中所考虑的大多是人欲方面的事。所以,姑且先教他静坐,以安定思绪。久而久之,等到他心能安定的时候,如果还只是教他悬空静处,以至于像槁木死灰一般,也就没有什么用了。此时必须教他反省自察克己修身。这种功夫从来不能间断,好比铲除盗贼,要有一个彻底清除的决心。无事时,把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拔去病根,让它们永不再起,才算痛快。就像猫捉老鼠,眼睛盯着,耳朵听着,才有一丝萌动,就立刻去掉,态度坚决,不能姑息迁就,给它喘息的机会,不能窝藏它,不能放它生路,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如此才能扫尽心中的私欲。等到心中没有私欲可除,自然能做到端身拱手。虽然孔子说过‘天下的事物有什么可思考和忧虑的?’,但那不是初学时可以理解的。不过,初学时也必须想着内省自察克制私欲。这就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等到天理完全纯正时,就是‘何思何虑’的境界了。”
下面是广告时间:
以上文字根据心理沙龙录音稿整理。因为是做心理沙龙,所以更侧重练习,讲解部分就比较简单,如果想深入了解,欢迎阅读拙著《孔颜乐道:中国人的幸福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