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20,慢悠悠地走到办公室,提前十分钟打上班卡,做清洁,洗杯子,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两周前,这个时点我还在家里睡眼稀松地吃早餐,看着手机时间八点半都过了才手忙脚乱地打“滴滴”去单位。
没错,我是一位拖延症患者。闺蜜常常等我到无语;每天计划的事情总是只能完成一半……所以当我得知要打卡上班那一瞬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第一时间告诉闺蜜,谁知不但没有获取“同情”,人家还欢呼终于有人为她无数次的独自等待讨个公道了。这算几毛钱的友情啊!
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我第一天打卡就点背到极点,倾盆大雨,查看滴滴车排在我前面有15人,顾不得雨水打湿了鞋裤一路狂奔,总算打到车还心急如焚地堵在路上,又切换成狂奔模式,终于在最后三分钟冲进了办公室,没有做第一天打卡就迟到的“典型”。瘫坐着,开始求安慰,闺蜜说:晨练是不是很爽。缓过气来的我感觉好像是哦,有一种大汗淋漓后的轻松感。
为了避免重蹈第一天“挑战极限”式的上班之旅,我开始提前查看“车来了”,然后毫不迟疑地奔到候车站,下了车还可以闲庭信步地走上十几分钟到达办公室。
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今天,我发现自己开始认真地卡时间点。上班时间提前了,反而不用赶着打“滴滴”了,这样一个月下来能省下几大百银子;晨练的人,结伴的学生,形形色色的上班族,还有街边热气腾腾的小店,恬静的蓝天白云……这些沿途的风景到今天才映入我眼帘,一片祥和。
从以前几乎最后一个进办公室到现在天天“前三甲”,打卡上班真的是治疗拖延症的一剂良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