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卢绛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00:16 被阅读0次

卢绛(891年-975年),字晋卿,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大将,南昌人,也有说宜春的。

卢绛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卢肇是江西第一个状元,然而卢绛对科举并无兴趣,只对军事、舞枪弄棒感兴趣。

家里把他送到陈氏私塾读书,他沉迷于打猎和兵家之事,不肯用功读书。

在陈家呆不下去了,他又被送到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在白鹿洞书院,他和同学诸葛涛、蒯鼇结党,好吃懒做,祸害同学,被称为"庐山三害"。

白鹿洞书院也容不下他,于是卢绛离开书院开始流浪,干过“屠贩”、“偷盗库金”等事情。

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皇位,改周为宋,卢绛得到这个消息后,来到南唐都城金陵。

他上书朝廷,提出以“纵横”的办法对付宋朝的方略,受到枢密使陈乔的赏识,被任为枢密承旨,授沿江巡检。

卢绛很有军事才能,他招募亡命之徒,训练了一支水军,由马雄、王川军等分别统领,战斗力极强。

卢绛率领的这支水军以善战闻名,曾经与吴越国的舰队作战获得大胜,成为南唐军中少有的精锐之师。

他认为吴越国早晚会与宋朝夹击南唐,上书请求以宣州和歙州叛军的名义南下攻打吴越国,抢先灭掉吴越国,削除后顾之忧。

他的建议并未被李煜采纳。后来北宋大军南下,卢绛出任凌波都虞侯,率领水军沿江部署防务。

他坚守在第一线秦淮水栅,屡次击败南下的宋军,声威大振。

南唐军中其它武将的嫉妒卢绛,他们劝说李煜把卢绛调离一线战场,让他去润州当昭武军节度留后。

这个职务实际上是明升暗降,卢绛失去了一线作战的指挥权。

后来宋军南下攻打润州,李煜这才重新起用卢绛。卢绛在润州城下陈兵八千,与宋军对峙。

宋军屡战不胜,只能退却。可润州节度使刘澄却打开城门放宋军进城,这让卢绛的战果化为泡影。

卢绛率军向宣州撤退,辗转去金陵助战。宋军把金陵围得跟铁桶一般,卢绛的军队冲不破重围,只能看着李煜向宋军投降。

李煜投降后,南唐大部分地方竖起降旗,卢绛坚持不降,辗转多处作战,试图据守闽中,兴复南唐。

在路过歙州时,卢绛利用他祖父在此当官时留下的声望招揽青壮,组织军队抵抗宋军。

歙州刺史龚慎仪关闭城门,拒绝接纳卢绛的军队。卢绛大怒,派裨将马雄攻城,歙州城破,龚慎仪被杀。

卢绛誓死抵抗,给宋军制造了很大麻烦。赵匡胤让卢绛的堂弟卢袭去军中劝降。

卢绛一开始不投降,还要杀掉卢袭,在部下王川军等人的劝阻下才作罢。

后来卢绛还是随着卢袭去了东京汴梁,先被赵匡胤授予冀州团练副使,然后又被下令处死。

关于卢绛投降宋军和被处死,在史料上的说法很多,大致有两种:

一是卢绛到了汴梁后,被龚慎仪的侄子龚颖起诉,赵匡胤以龚慎仪被杀的理由处死卢绛。

另一种是卢绛见到赵匡胤态度不好,开出很多条件,被赵匡胤以“貌类侯霸荣”的理由处死。

还有一种说法是,宋朝将领曹翰向赵匡胤进谗言。

曹翰是攻打南唐的将领之一,也是他带着卢袭前往卢绛军营劝降的。

据说是卢绛没有贿赂他,他怀恨在心,便声称冀州重地不能交给卢绛,并说卢绛将会在冀州造反。

赵匡胤采纳此建议,便要斩杀卢绛,就连大将曹彬劝说都不能阻止。

总的说来,卢绛是南唐最后的名将。他除了在军事上卓越外,对国家的忠诚也是为人称道的。

后来当地百姓立庙祭祀他,就是因为他的忠勇。

(资料来源网络)

卢绛被杀,还有个诡异的故事。

卢绛做官前,有一次生病,梦见一个白衣女子唱曲,曲调悦耳动听,唱完了对卢绛说:“你的病,吃甘蔗就能好。”

第二天卢绛照着去做,病竟然真的好了。

过了几天,白衣女子又来梦中相会。她自我介绍说:“我叫耿玉真,以后你富贵后,我们会在固子坡见面。”

几十年后,卢绛要被杀了,当时一起被杀的人里面,有一个白衣女子看着很面熟。

卢绛很吃惊,一问,女子回答:“我是耿玉真。”

他大吃一惊,再问别人:“这个地方叫什么?”

有人回答:“这里是固子坡。”

那个女子当年唱的是一首《菩萨蛮》:

玉京人去秋萧索,
画檐鹊起梧桐落。
欹枕悄无言,
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
甚处砧声急。
眉黛远山攒,
芭蕉生暮寒。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人物:卢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kj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