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还没有走向社会的产品新人,正在努力的学习这关于产品的一切知识。经过为期半个月的体验以及市场调查,完成了我的第一份针对当前一款招聘app —“大街网”的产品分析分析,内容如有不足,欢迎各位前辈给出指点。下面步入正题:
分析环境:
产品名称:大街附近版
软件版本:4.1.0
设备名称;魅蓝2
操作系统:YunOS 3.1.6
Flyme OS 5.6.3.29beta
本篇针对大街网app的产品报告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市场概述:
社会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搜索过去10年的毕业生数据来看,应届毕业生数量在逐年递增,同时找实习的人数也在大规模增长;截止到2016年将有769万大学应届毕业生,预测在未来3-5年内基数维持在相对高位水平。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如何更好搭建企业与求职者的桥梁,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是当下招聘领域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国内外招聘途径也更趋于移动化、垂直化;在大批量员工招聘的几大渠道中,求职网站持续位列第一。这也衍生出很多招聘平台,诸如:猎聘、拉勾、实习僧、脉脉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行业竞争在不断加大。
招聘领域创新模式不断,在2003年LinkedIn正式上线后,职业社交招聘这个新的模式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可以说是社交招聘的元年。
来自速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在逐年递增,预计2017年将达到55.8亿元。二、产品概述:
1、产品定位:快、准、专、省
主打专为年轻人设计的社交招聘的新模式。为年轻职场人匹配最佳工作机会,拓展职场人脉,提升职场价值
采用“双向撮合,社交招聘”,让社交与招聘归位于人,获取信息简便快捷;
通过数据库精准匹配对等撮合,去除工具化损耗,实现高效招聘;
2、解决问题:
1)求职者获取合适的实习信息、校招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辗转多个网站查询,大街通过其独特的算法,根据用户的定义属性,自动匹配相关职位,同时通过邮件,短信通知消息
2)解决求职者与雇主的沟通障碍,通过即时通讯可以随时随地与招聘方沟通;更细致的了解职位需求,从而实现有效的简历投递
3、市场占有率:
随着中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扩大,尤其是近些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这种大背景下旗下移动端产品应运而生上线于2011年2月,截止2015年8月,注册用户已超过3200万;移动端已逾400万次下载,并以每日2万+的速度增长。
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大街2015年12月度活跃用户排名第5,达到28.8万人。4、用户画像:
从百度指数给出的四月1日-15日统计可以看出,使用大街网的男性用户明显多于女性,说明在产品使用上男性用户更趋向于在招聘网站上获取职位信息。同时用户多集中在20—29岁的年龄群体,占比69%,其次是30——39岁的群体,占比19%,可以看校园招聘以及年轻人对职位的需求更加强烈,产品的内容更贴合年轻人的要求。
百度指数百度指数同时也给出了网站使用的区域分布情况,华北、华东、华南区域用户明显多于西北、西南地区,其中当属北上广地区人数最多,可见这些地区的用户对职位需求高于其他地区,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竞争压力较大。
百度指数 百度指数三、产品功能分析:
1、功能结构图:
这里我大致概括产品的架构分为以下几点;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的部分功能存在重叠性,这个缺点会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多次重复一个动作。
2、使用流程图
这是我针对大街其中一个关于订阅职位筛选的体验流程图:
3、功能体验分析
四、竞品分析
在招聘领域添加社交元素已被大众所熟知,市场上也存在这相关的产品,其中脉脉、赤兔在这一领域做的比较好的。下面针对这三款产品在结构和核心功能上做一个横向比较。
1、定位及核心竞争力比较
从大街提出的社交招聘定位来看,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几款同类软件比较
2、用SWOT模型分析下:
Strength:
技术优势:1.整个产品以其特有的数据算法,用户定义职位属性,系统匹配相应的招聘信息,节省用户时间成本2.采用LBS原理,帮助用户获取所在位置附近的职位,同时也支持职位筛选,这一点是我目前使用的招聘软件中很新颖的一个模式
平台优势:大街是在2009年切入招聘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基础,这为企业的入驻提供了可行性,拥有大量有权威的雇主品牌,实现了企业与求职者的双向利好。
资源优势:截止2013年大街以完成两千万美金的C轮融资,大量的资本注为大街网大规模拓展雇主资源、进行人才组建等;为稳固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基础
Weakness:
目前国内网络招聘市场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
·职业社交平台;大街网、脉脉、赤兔、领英等
·传统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等
·分类信息平台: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等
·地方招聘平台:浙江人才网、杭州人才网等
·垂直类社交平台:拉勾、内推、猎聘等
·校园招聘平台:实习僧、乔布简历等
在面对如此众多的招聘平台,招聘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论职业社交,大街的社交元素缺乏与脉脉、赤兔的竞争,实际体验能凸显其社交元素的地方并不是那么满意,仅包括三点:
1、求职者面对感兴趣的职位可以与招聘方私信沟通,
2、在雇主品牌主页可以讨论相关问题,但实际体验发现很少有用户留言讨论,活跃度低的惊人,
3、在搭讪页面显示的只是同校同专业的人士,左滑不感兴趣,右滑感兴趣;体验效果也无力吐槽,
因为很大一部分用户是在校学生,而离校的用户活跃度很低,产品的社交场景和用户基础不具备其在社交招聘的竞争优势。
·论招聘,由于大街在最开始定位就是面向年轻人的招聘app,第一批用户势必会是在校大学生,长期如此,大街在校园招聘的业务比例较高,但用户质量不高,满足不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盈利模式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然而在在近几年兴起的校园招聘平台中,其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活跃度均被削弱
·产品交互和结构框架设计不太合理
Opportunity:
求职市场用户基数大,需求大,尤其是校园招聘领域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
产品在社交部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产品的增值服务并没有完全开发
Threats:
新型招聘模式的异军突起,挤压市场份额
校园实习生招聘领域的微信公众号
3、总结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来看,大街网无论是在社交招聘的模式还是在单纯的校园招聘领域,都不能体现出很高的竞争优势。
在社交部分产品设计缺乏互动性,用户粘度低,社交体验缺乏创新,人与人的连接没有体现到一个很好的点,在这一点脉脉和赤兔做的比较好,用户可以随时发布动态,吐槽,在好友中增加活跃度,同时也给其他用户可以了解到行业动态的机会;
在校园招聘领域,其唯一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数据算法达到职位的精准高效推荐,其他功能和平台的内容没有实际的竞争优势。此外加之其app在交互设计、UI的不足,在用户中的形象逐渐被削弱,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几点,产品终究会被时代淘汰。
四、用户意见
根据我在知乎,以及网络上面搜集的反馈,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用户职位投递后反馈率为0,只显示已投递,并体现不出是否简历被查看
2、行业分类存在模糊的概念导致用户邮件经常收到不对称的职位邀请
3、与求职者而言,在看到一个职位这种场景下:求职者 和 职位 > 人 > 面经(或者有关企业深层次的内容) > 企业 这几种对象之间的关系整合的不够
4、产品UI、交互设计存在很多不足
六、如果我是PM
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下,要时刻对自己产品进行改正,跳出原有的产品设计逻辑,因此在我看来,虽然大街切入市场较早,但是其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新颖的盈利模式。大街需要做的是从新审视产品定位,分析用户需求,尊重用户体验和反馈。所有的产品迭代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要及时的关注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基于这一点我给出的建议是:
1、加强社交体验:由于用户大多数是未步入职场的新人,所以在内容的产生上面缺乏与脉脉和赤兔的竞争优势,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可以添加发布动态外,还可以组建各个行业的求职小组,设置管理员,在小组中可以实时发布关于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实现人以类聚,另外可以实时发布一些热点话题,调动用户参与兴趣
2、优化雇主品牌区:需要从新优化一下展示形式,如订阅后先将公司统一管理,之后根据需要进入到不同页面,而不是一股脑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在讨论区需要解决用户的疑问,不能眼看着用户有困惑而没有一个人去解答,这样会让用户失去对大街的依赖。
3、新增功能:兴趣测试,百科题库、行测题库等,此外由于一部分同学求职在外地,住房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事情,所以在合租信息的共享上面可以做一些文章,这也是未来产品增值的一个亮点
4、线上宣讲会:如今宣讲会大多数以线下的形式展开,这样既耗费公司资源,精力,对学生来说,如果看到自己心仪的公司在异地做宣讲会,由于学校任务的限制,心有余力不足。产品的70%—80%用户来自校园,那么新增线上宣讲会,是完全符合当下校园用户的心理需求。
5、产品优化:最后就是对所有功能、页面从新优化,简化体验流程。如:在不同页面展示的同一个功能可以简化在一个区域,除特定需要外
分析人:赵子江
——一个走在产品学习道路上的大三汪,同时也在寻求一份暑期产品实习工作,希望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锻炼。
以上是本人针对大街网给出的一些分析拙见,这也是我在这里发布的第一篇作品,看法浅显,欢迎前辈们做出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