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岁的孩子由于大脑的发育,情绪波动比较大,常常显露出讨厌父母、渴望独立、拒绝关心的态度。
一些比较严重的孩子,他们有的是校园施暴者,有的因为情绪失控而辱骂父母等。这些类型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发现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思想上的错误;二是忧郁不安的情绪;三是冲动;四是缺乏共情能力;五是暴力倾向;六是不合理的认知。如果这六种反复出现,说明这个孩子是需要接受治疗的。
第一,孩子在进去青春期,额叶会暂时性功能衰退,孩子会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下降,最终导致孩子认知上的错误,说话扭曲。所以你有时候会发现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大人无意中说的话和做的事而愤愤不平。
第二,青春期的孩子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孩子很容易变得易怒暴躁。不理解的家长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太不懂事,从而采取责备和制止来惩罚孩子。这样一来,孩子的悲伤情绪更加严重了,错过了还可能会让孩子走上自残的道路。
第三,由于孩子的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孩子的内心很容易被负面情绪填满,最终以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旦爆发出来,在外冬瓜说脏话,甚至动手打人等方式来进行发泄,这种最终导致亲子关系、亲友关系、师生关系的恶化,陷入了无限的恶性循环。
第四,缺乏共情力的青少年,在某些情况下喜欢去孤立同学,他们认为孤立排挤只是一种玩笑的方式,无法理解他人因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情绪。缺乏共情能力的孩子,更容易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第五,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经过思考,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语言来沟通获得所需。这会影响他们的大脑,形成崇尚暴力的扭曲思想。
第六,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对权力和等级的欲望与追求越发强烈,他们会错误地将蔑视他人与高人一等画上等号,坚信这是获得权力的最佳途径,产生一种不合理的认知,通过无视、殴打、排挤体弱的孩子,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形成欺凌的主要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