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讲 《燕丹子》

第二讲 《燕丹子》

作者: 尊道贵德Layla | 来源:发表于2022-08-28 12:07 被阅读0次

一、小说与历史(上)

《燕丹子》这篇作品讲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刺秦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由于《史记·刺客列传》里面的记载,因此它的影响非常大。后来有很多文学作品,包括当代的影视作品也改编演绎这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燕国太子丹,曾经被当作人质在秦国生活了一段时间。而秦王嬴政对太子丹非常无礼,太子丹怀恨在心。当太子丹逃回燕国之后,就一心复仇,甚至到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地步。

后来在田光的推荐下,荆轲来到燕国,太子丹以最高礼遇对待荆轲,由此感动了荆轲。所以荆轲就不惜性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我们熟悉的成语图穷匕现,就是出于《史记》的记载。但刺杀最后没有成功,金科被杀,以悲剧告终。这就是荆轲刺秦故事的大概。

历史的传说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途径就是文字的记载,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口头传说。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时候,一方面他大量收集利用了现存的一些文字文献材料,另外一方面他也到全国各地去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他也收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

但司马迁的创作态度是非常严谨的。他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有一些传说故事,它的情节过于荒诞,有的过于夸张,所以他在创作《史记》的时候,有一些传说材料就没有采纳,没有写到史书里面去。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历史事件发生以后会产生不同的传说。这些传说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了传说中的推理想象。因此不同的传说放到一起,反而使得历史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今天讲的《燕丹子》这部作品,则是比较多的采纳了民间传说的这样一部作品。由于《燕丹子》里面写到的这些内容,有些过于荒诞,有的过于夸张,有的因为富于戏剧性,使得它的历史真实感就经不起推敲。

但是另外一方面,它采纳了这些故事,使的这部作品的叙事就十分的详尽、细致、生动,而且富有感染力。比如说《燕丹子》的一开篇:“燕太子丹质于秦……”,太子丹作为人质扣押于秦国,“秦王遇之无礼”,对他很不友好。“不得意,欲求归”,太子丹向秦王请求放归,秦王不听,谬言曰,故意夸口说:“令乌白认,马生角,乃可许耳”。他说等到乌鸦白了头,马长出脚,我就把你放回去。事实上说了两个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接下来写,“丹仰天叹”,太子丹仰天长叹,结果乌即白头,马生角,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发生了。秦王不能食言,所以秦王不得已而遣之,只好把它放走了。但他又不死心,为机发之桥,他在太子丹药路过的桥上装了机关,欲陷丹,想谋害太子丹。结果丹过之,机为不发。太子丹过桥的时候那个机关失灵了,这个阴谋没有达成。

夜到关,关门未开,丹为鸡鸣。太子丹学鸡叫,结果众鸡皆鸣,遂得逃归。这样太子丹才逃回了燕国。这里说的乌白头,马生角,其实司马迁是知道这些传说内容,但是他并没有写到《刺客列传》里面去,这是一些所谓过于荒诞不经的内容,司马迁没有采纳。

还有一些过于夸张的内容,司马迁也没有采取。《燕丹子》里面只是津津乐道的,显得十分夸张的一些情节。例如:

荆轲到了燕国之后,太子丹对荆轲非常重视。不惜一切代价的来招待恩宠荆轲。作品是这样描写的:

有一天,荆轲与太子丹在东宫临池而观,在池边看池里面的乌龟。荆轲拾瓦投龟,他捡起地上的瓦片去投掷乌龟。这个时候太子令人奉槃金,这时刚好太子让人捧了一盆金子来送给荆轲。荆轲就随手拿起金子投乌龟。投完了一盆又送来一盆。

但荆轲说:“非为太子爱金也,但臂痛耳。”他说我不投了,我倒不是为你节省金子,但是我手臂酸了,不想投了。这是一个故事。

然后接着又写,后复共乘千里马。后来荆轲和太子丹一起骑千里马。荆轲说了一句话:“闻千里马肝美。”听说千里马的肝非常美味。太子即杀马进肝。太子弹马上就把千里马杀了,取出肝请荆轲吃。这是第二个例子。

第三个例子

他们在一起欣赏音乐。太子为置酒华阳之台,酒中,太子出美人能琴者, 太子就让一个琴弹得很好的美人出来表演。轲曰:“好手!琴者!”荆轲说这个弹琴的美人这双手长得好。太子即进之。太子丹以为荆轲喜欢这个美人,就马上把美人送给荆轲。但荆轲说:“但爱其手耳”。荆轲说,我只不过是喜欢她的手而已。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槃奉之。太子马上就把她的手砍下来,送给荆轲。这当然是非常残忍了。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描写。

所以这里三件事,一个是槃金投龟,第二是千里马肝,第三美人之手,这三个细节都显得十分夸张,在《史记》里面并没有出现。

相关文章

  • 第二讲 《燕丹子》

    一、小说与历史(上) 《燕丹子》这篇作品讲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刺秦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由于《史记·...

  • 《燕丹子》叙

    [清】孙星衍 原文:《燕丹子》三篇,世无传本,惟见《永乐大典》。纪相国昀既录入《四库书》子部小说类存目中,...

  • 三、燕丹子的主题表达

    明代胡应麟把《燕丹子》称为小说之祖,我觉得这是非常有眼光的。其实这部作品具备了后来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燕丹子》到...

  • 《燕丹子》传 八 荆轲之燕

    原文:荆轲之燕,太子自御,虚左,轲援绥不让。至,坐定,宾客满坐,轲言曰:“田光褒扬太子仁爱之风,说太子不世...

  • 《燕丹子》传 一 丹质于秦

    原文: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丹仰天叹,...

  • 《燕丹子》传 五 田光见丹

    原文:田光见太子,太子侧阶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丹曰:“傅不以蛮域而丹不肖,乃使先生来降弊邑。今燕国僻...

  • 《燕丹子》传 七 所知荆轲

    原文:田光曰:“此国事也,请得思之。”于是舍光上馆。太子三时进食,存问不绝,如是三月。太子怪其无说,就光辟...

  • 《燕丹子》传 十三 易水之上

    原文:荆轲入秦,不择日而发,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 《燕丹子》传 六 太子膝行

    原文:太子膝行而前,涕泪横流曰:“丹尝质于秦,秦遇丹无礼,日夜焦心,思欲复之。论众则秦多,计强则燕弱。欲曰...

  • 五、燕丹子的语言风格

    那么具体的一些小情节的描写,也是大量运用了三复的手法。比如说我们前面讲到的太子丹逃归燕国的过程。一个是秦王发誓,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讲 《燕丹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oq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