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子》传 七 所知荆轲

作者: 摆渡彼岸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2:56 被阅读2次
《燕丹子》传 七 所知荆轲

        原文:田光曰:“此国事也,请得思之。”于是舍光上馆。太子三时进食,存问不绝,如是三月。太子怪其无说,就光辟左右,问曰:“先生既垂哀恤,许惠嘉谋。侧身倾听,三月于斯,先生岂有意欤﹖”田光曰:“微太子言,固将竭之。臣闻骐骥之少,力轻千里,及其罢朽,不能取道。太子闻臣时已老矣。欲为太子良谋,则太子不能;欲奋筋力,则臣不能。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为人博闻强记,体烈骨壮,不拘小节,欲立大功。尝家于卫,脱贤大夫之急十有余人,其余庸庸不可称。太子欲图事,非此人莫可。”

        译文:田光说:“此为国家大事,请让臣得以思谋良策。”于是请田光住宿上等客馆。太子对他三餐进食,询问不绝,如此竟达三月之久。

        太子责怪他一言无说,靠近田光辟退左右,询问说:“先生既然对我垂怜哀恤,许诺惠赐嘉谋。我终日侧身倾听,三月前到此,先生难道已有主意了吗﹖”

        田光说:“若无太子之言,臣也固将竭尽全力。臣闻听良驹少时,用力轻微便可行千里,到它疲敝老朽,竟不能选取其道。太子闻知臣时,臣已老了。欲为太子计献良谋,则太子不能做到;欲想奋展筋力,则臣不能做到。然儿私下观察太子门客,无一可用之人。夏扶,为血勇之人,恼怒而面赤;宋意,为脉勇之人,恼怒而面青;武阳,为骨勇之人,恼怒而面白。田光所知之荆轲,为神勇之人,恼怒而面色不变。为人博闻强记,体烈骨壮,不拘小节,欲立大功。曾安家于卫地,使贤士、大夫脱离急难的,有十余人,其余庸庸不可称道。太子欲图大事,非此人不可。”

《燕丹子》传 七 所知荆轲

相关文章

  • 《燕丹子》传 七 所知荆轲

    原文:田光曰:“此国事也,请得思之。”于是舍光上馆。太子三时进食,存问不绝,如是三月。太子怪其无说,就光辟...

  • 《燕丹子》传 七 遂见荆轲

    原文:遂见荆轲,曰:“光不自度不肖,达足下于太子。夫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荆轲...

  • 《燕丹子》传 八 荆轲之燕

    原文:荆轲之燕,太子自御,虚左,轲援绥不让。至,坐定,宾客满坐,轲言曰:“田光褒扬太子仁爱之风,说太子不世...

  • 《荆轲刺秦》那种趣事

    公元前227年,为讨好荆轲,燕太子丹给了他车子、房子,还有漂亮美丽的女子!终于,荆轲答应了太子丹。没想到,荆轲的一...

  • 第二讲 《燕丹子》

    一、小说与历史(上) 《燕丹子》这篇作品讲的是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刺秦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由于《史记·...

  • 【先秦卷】62《易水歌》|荆轲:慷慨悲歌

    背景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 《昭明文选》: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丹祖送于易水上。高渐离击筑,荆轲歌,宋如意和之,...

  • 通过《荆轲刺秦王》看荆轲为何刺杀秦王不成功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户晓。荆轲是战国末期著名刺客,他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今天我们就通过课文《荆轲...

  •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原出于《战国策·燕策》。讲述了在秦将王翦大破赵国,挥师燕国形势下。燕太子丹委托刺客荆轲行刺秦王,...

  • 荆轲啊,荆珂!

    荆轲啊,荆轲! 骆宾王有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荆轲刺秦成为千古的绝响,在历史...

  • 就义 (上)

    荆轲最终还是答应了燕太子丹的请求,承担起前去刺杀秦王嬴政的使命。他心里很清楚,无论是谁,此去必死无疑。 荆轲答应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燕丹子》传 七 所知荆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ha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