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白话】先生说:“生来就知道的,那是最上等的人。学了才知道的,那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境后才知要学的,又次了一等。若经了困,仍不学,那就只算是下等的人了。”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白话】先生说:“君子九个问题应当深思。当其视,思欲明。当其听,思欲聪。其色思欲温。其貌思欲恭。有言思必忠。临事思必敬。遇疑思如何问。忿心起,宜思患难在前。见有可得,宜思义之当否。”
【感悟:生而知之】
我们要敬畏天命,如何知天命?后面6章重点就讲了学、思、礼、乐,行义以达道。第9章常理解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层次,并结合《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上古圣人以诚而感通,格物而致知,所以能无师自通,是以天为师。但绝不是不需要学习就能知一切。这样的一种品质能力,叫做生而知之。孔子自谓今之学者,有古圣人的师承,有周礼的经典得以入手。所以说学而知之。《述而篇》孔子就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那么,这四个层次怎样上达?困学者,知耻始而发大心愿;学知者,既立志矣,下学上达,不器不已,诚而感通遂知天命;其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欤?
生知者,格物致知,既悟之后,安而行之。厚德载物,纯亦不已。其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欤!”
夫子勉励后学,始于困,进于学,悟而同于生知(无为)。夫子之言,虽时有感慨,然而断不欲绝后学上进之途。纵一时困而不知学,亦时节因缘未至,岂无四端之慧耶?见及于此者,庶几可与论“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及其知之一也”。
既然“知之一也”,君子格物致知,便有九思,先以视听,次以色、貌、言、事,于“事”则有疑、有忿、有得,在日用间无所不用省察之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