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核心知识点
一次自命题作文引发的思考
王秀娟
七下,景物描写单元。
要求学生当堂仔细观察学生家园子的照片(如下)针对空间里的景物进行描写,完成《园子一角》片段作文,200字左右。
很快,作文收上来了,呈现两个普遍问题:
(1)没得或者很少描写,也有观察,写成叙事+抒情的套路;
比如:
“这是一处安静的园子,有各种植物:绿的有大叶子,也有小叶子的,还有肉肉;有红色的玫瑰、浅紫色的藤萝;有墙上的,也有地上的,还有瓶里插着的。还有两张桌子,一张是圆的,比较小,另一张看不清楚,估计是长方形的,都是竹制的,应该不是拿来打麻将的。
在这样的园子下棋、喝酒、吟诗、作画……应该很舒服,喜欢这样的园子。”
(2)有描写,但写景散乱,无法形成较完整的空间印象。
比如:
“这里应该是房子的后门,除了房门和廊子是红色的,桌椅是裸色应该是竹子做的以外,其余都是绿色的了。
从画面的左侧看起,最低矮处,并排栽着三种花,叶片很小色淡绿肥厚的多肉,已经开了一朵紫红色小花的玫瑰,还有一窝像万年青的,最高;
画面中间,摆着一张小几,上面有一个小花瓶,瓶里插着一朵鲜花;
画面右侧,是一株叶片比较大的绿植,又比较高大,遮住了其他的植物。?
再往纵深处看,画面左侧……画面中间……画面右侧;
最里边,居左……居中……居右。”
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再一次仔细的观察这张照片:
首先,空间被赭红色的门、从门延展到园子的同色门廊一分为二,近处和稍远处;
第二,门廊悬垂的,墙上植的,瓶插着的(又有两个位置:小几上和地上),地上长着的植物,构成不同高度的风景;
第三,植物叫不出名,却有叶子阔一点狭长一点圆一点的区别,和质地的不一——多肉浅而厚、藤萝轻盈,颜色的不同——浅紫的藤萝,油绿色的月季还是玫瑰,阳光下泛着亮光的长在地上的多肉(此处要涉及到指称的问题,因此基于观察,也能破解)
……
不过,这样的画,是不是真的适合拿来写?想继续拆解景物元素的我不禁生出了疑惑:从小学低段开始就有的看图作文,选择什么图,是不是有许多考究?像这幅照片,元素多,又缺乏“主题”的统整(我也好,拍照者本人更是),拿出来给学生练笔,是不是本身就是个问题?
不过,既然都已经赶了娃们“上架”,我也只有硬着头皮,想辙。
首先,针对空间景物进行写作,写得好的标准是啥,有没有“套路”?
那些有层次,重点突出……的话毕竟空,念叨了这么多年,学生对这种“陈述性”的知识还是云山雾罩,包括还喜欢练笔的我,没具体可操作的策略——写作核心知识导引,都难以写出丰富层次立体形象的景物描写!
有没有最现成的模子?比如范文?
于是,找来了正在用的教材,部编七下,寻涉及空间中的景物描写的范例:
首先,发现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首先被紫藤萝的繁盛吸引,停下了脚步;接着由一树繁盛的藤萝——一串串繁盛藤萝——每朵盛开的藤萝”,围绕关键词“盛”写了空间里唯一的绿植,体现空间变化的是观察角度由远及近。作者面对的,相当于就是一幅静态的照片,只不过逐渐缩小范围聚焦细部观察后进行描写。虽说此文不是针对空间多种景物的描写,但聚焦一个最突出的印象,由整体而局部,描写出了层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接着再找,贾平凹《我的小桃树》,“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芊芊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落了,大半陷进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文段写小桃树,突出其孱弱特点,抓住的是动态进行刻画,不适合此次作文训练点:静态的空间刻画。
再找……
李森祥《台阶》,有一段:“台阶旁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此处不是纯粹的景物描写,有了人的参与,但正因了人,使得空间中的景(事)物描写井然有序:阶旁桃树为台阶上的父亲遮出绿荫;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令父亲久久凝望;别人家台阶旁栽着的柳树遮不住摇不散父亲的目光。此处空间描写,对向而立的,是两个局部景物的聚合体:我们家的低台阶和阶旁的桃树,别人家的高台阶和几棵柳树。中间用一个虚化的“目光”勾连。突出的情感核心是“渴慕”。
再继续找,七上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一段写景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覆盆子……”
此处写百草园的文字,细推究可以发现,并不是一时一地的如实描写,而是集中了百草园四季的景色,挖掘了不同时空的景物特点——声音、颜色、质地、味道……进行呈现。概略描写,写出俯仰间动静之态,聚焦“泥墙根一带”细部,写园里的动植物突出情感核心“趣”。
简言之,就是概略描写全园景致和关注局部特点结合,关键词“趣”是描写的着力点。
找了这么些,发现,出现在课文里的景物描写,或者场景描写,都是在鲜明的主题统摄下进行的。但究竟如何对一时一地静态照片进行描写,除上文《台阶》“聚合”景物分不同聚合体写 外,还待再寻找更典型的例子。
这一次,求助课外名篇佳作: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中,“雨大起来了,我们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这里供奉着七尊塑像,正面当中是吕洞宾,两旁是他的朋友铁拐李和何仙姑,东西两侧是他的四个弟子,所以叫作七真祠。吕洞宾和他的两位朋友倒也还罢了,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
这个空间里,以祠堂里居中的吕洞宾为最突出印象,将画面分成“正面当中”“东西两侧”“龛里”;七尊塑像,神龛,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形成并列在祠堂这个空间里三个聚合体,共同绘制出同一空间里的“位置地图”。
朱自清《梅雨潭》里:“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从文本可知,“正对着”梅雨亭的瀑布、亭“下”深处的梅雨潭、亭“距”着的岩石、“拥”着亭的三面的山,刻画者用极俭省的文字按空间顺序来写出方寸间的腾挪有致,“梅雨亭”因其特别位置小巧形状成为打动作者的最突出形象,以它为中心,按由上到下的“水”而立足点的“岩”再往上的“山”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不同着眼点,不同的聚合体,统整在“梅雨亭”这个核心景点上,使得重点突出,层次井然。
再看一篇中考阅读,王晓莉《笨拙的土豆》。对
画家梵高生前没有展出《吃土豆的人》这幅画,作者做了如下描写:
画面正中是一盏悬挂的昏黄油灯,灯光下,一家五口正围桌而坐。木纹餐桌上摆放的,正是还冒着热气的,仅有的一大盘土豆。热气袅袅上升到他们的头顶,有了温暖的氛围。一个老太太正把一个特大的土豆递给主妇模样的人,仿佛在说:瞧这一个,多大个啊!主妇则低眉倒着咖啡,她的粗眉有些皱起,仿佛有点不耐烦眼前这样的生活,却又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怎样才能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主妇的对面是一家之主,他是一个辛勤耕种的男人,手背粗糙而发黑。他凝望着老婆,仿佛要跟她商量什么,而另一个戴头巾的女人又凝望着他。一个穿裙子的姑娘背对着我们。他们的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节突着。”
这虽然不算纯粹的景物描写,但是符合静态画面描写的要求:作者先写了画面正中桌上摆放的土豆,再写了从盘里拿土豆的同样居于画面正中的老太太,从老太太手里接过土豆的农妇,凝望着从老太太手里接过土豆的农妇的男人,凝望着凝望接土豆妇人男人的戴头巾女人,背对着观察者的姑娘……
归纳起来,上述三例,有共同的特点:弱化或者没有情感的关键词,更多的是如实较客观的再现景物或者场景特点。并且,写作者在写作中都不约而同地选取了“参照点”,依次是:吕洞滨像,梅雨亭,土豆及拿土豆的人。
实则,针对这次写作,课外的文段,更适合用来澄清空间中的景物比较复杂写作时的策略性、程序性知识。
再统整《台阶》《梅雨潭》《雨中登泰山》这三篇,可以发现,根据核心的参照(根据是场景还是纯粹景物描写具体情况来划分是人还是景物做了参照)形成不同聚合体,再依通常视物的顺序——比如从左到右,比如从上到下,……来写就成。(单一景物描写实现立体多层次,相对比较简单: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其实,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明确了静态的空间景物描写第一要找参照物第二要聚合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再排序写作,下一步就得验证了。
这一步有待通过实证得出更具体细化的策略。
寻找空间景物描写的密钥最后 ,将我下水的文字给大家一哂:
眼前的这个庭院,被赭红的门里延伸出来的风雨廊子一分为二,但园里的绿意并没有被分开,反而更见绰约。
廊下的竹制小几把前园分成了两个区域:小几左边,是密植的矮小灌木丛,叶小却肥厚的浅绿多肉、大多数是花苞只有一朵羞涩地开了的紫红是玫瑰;青葱油绿的不知名的植物在透过廊子阳光的映照下更见生机;小几另一边,是长得很茂盛的大叶子植物,密密地遮住了廊子右侧后的精彩。
廊子开始的门口,脏粉色的左墙上,悬挂着开花和没花的两串爬藤植物,靠园子另一侧的门边,放着一瓶花。接着花园的廊上,落下来轻盈的蔓子,让人想:不久,将会有“水晶帘动微风起”的美态了吧?
廊子后的景致,更见得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