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47: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最早见到这句名言,是上五年级时,王建中老师贴在教室里的书法标语。当时就备受鼓舞。上了年纪,对这句话理解的更为深刻。
人生的困境有天灾人祸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在于自身。倘以前有更多的建树,足以抵抗更多的困境,不致使年迈的父母跟着劳累。回首半生,混混沌沌,毫无建树,常立志,无恒心,不自觉,怕吃苦。倘人生可以重来,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走好以后的路。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第一章吃苦是福。读过几本教育家的著作,他们开篇一般都是这样,写自己的成长经历。无一不是描述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如何刻苦奋斗。
人们很容易看见蔡林森取得的辉煌成就,但不宜看见的是造就这些辉煌成就的过程和精神。我觉得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崇高,另一个是吃苦。重要的是崇高。在上学时,他要当一个好学生,当老师时,他决心当一个好老师,当校长时,他要把学校建成世界名校。退休后又创造了巨大的辉煌。决定人生成就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有崇高的信念。人生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第二个要素是以苦为乐。他的家庭状况可以说是泡在苦水里。他的学习环境苦到不能再苦。他当老师后以苦为乐。他当校长后的吃苦精神,令人敬佩。他退休后的吃苦精神,更是少有人能做到。
骄人的业绩必有过人的精神和品质。学习洋思,乃至学习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不是把人家的现成美果摘来,而是学习人家栽果树的奋斗过程和创业精神。只把果实摘来往往得而不灵,学习精神和品质才能有所成就。
回首半生,经常读了圣人的著作,特别感动,萌发雄心壮志。但在各种困难面前,热度迅速减退,精神又归于荒漠和无聊之中。归根结底是怕吃苦,不能有所成就。
产生雄心壮志,并为之坚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几乎是所有人都可以办到的。甚至于十恶不赦的罪犯,他们在人生的某个时期,也曾经为伟大崇高的理想奋斗过。
但真正的付诸于行动,克服种种困难,长期坚持,不断取得成就。这样的人就少了。这是所有有所成就的人的共同品质。也是成功的基本法则。
新教育有句话说得很好,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做一天两天容易,坚持半年一年也能做到。但经历困难,而不怕吃苦,取得成就而不自满,沾沾自喜。历时弥久,信念愈坚。
意志坚决,不畏艰难,长期坚守很重要。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也弥足重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丧失了理想和信念,越能吃苦,意志越坚决,可能会越不好。
从精神和意志品质来说,蔡林森是一个圣人。读蔡林森的文章,让我等如此懦弱之辈,也能振奋精神。为人师当发于良知,眼光高远,脚步坚实。做家庭一员,也应发于良知,眼光高远,脚步坚定。当好老师的同时,最好无愧于家人。
一个人的角色很多,都应高远、刻苦、不愧、不负方好。以梦为马,以汗为泉,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佛说,人生是一片苦海,但佛不畏苦,自度度人。无论人怎样躲藏,苦水总能找到你。生为人身,就避不开吃苦的磨练。不怕苦,不畏苦,有主动把苦水转化为能力的本领,茫茫苦水,便是成就者的无边资粮。怕苦,畏苦,人生只能越来越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