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分享一段南师解析《大学》中对“心、意、识(知性)的解读。这段文字,让我顿然醒悟的感觉。
以下文字选自南怀瑾南师解析《大学》之“心、意、识(知性)的差别”。
总之,再用一个譬喻来说,“心”好像一个盘子,“意”好像盘子里一颗圆珠。“知性”好像盘子和珠子放射的光芒,内照自身,外照外物。但这整盘,又装在一个血肉所制造的皮袋里。那就是人身。但要知道,这只是勉强的譬喻而已,并非事实的真相。在中国小说中,古人早有很趣味的譬喻,那就是《西游记》的四五个人物。作者把心身意识演化成小说,将心猿意马,化出代表“心”的孙猴子。代表意气的是一匹龙马。猪八戒代表了人的大欲,特别喜欢男女饮食。一个晦气色的沙僧,代表没有主见的情绪,只能挑着行李,担起这个皮囊跟着猴子、猪八戒跑。那代表整个完整的心身生命的,便是唐僧。从表面看来,他是世界上最老实的笨人、善人、好人,虽然一路上他所遭遇到的,处处是艰难险阻,都是妖魔鬼怪,而在这三四个鬼精灵伴随下,走完一段人生的道路,但由于他的“诚意、正心、修身”,所以他成功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