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作者: 橙蕊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21:47 被阅读8796次

7月5号晚上读完《赖声川的创意学》就开始寻找下一本要读的书。

宿舍里堆的书越来越高,但看书的速度似乎永远跟不上买书的节奏,真是应了那句“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啊。买书算是我除了吃饭以外另一个长久的爱好吧。我爱买书,书店对我来说总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每每路过时我总被勾引进去,然后就满怀期待地开始了一段寻宝的旅程。我以前买书总是看封面的,封面好看,腰封推荐写得诱人,我的钱包就摁不住了。可惜以前县里也没有图书馆这种宝地,仅有的几家书店也没有什么好书,而当时智能手机和Kindle都尚未出世。现在想起来,总是难免感叹错过了很多原本可以安安静静读书的时光。

还是言归正传。昨天望着那一堆没读的书,真不知该从何下读。后来突然想起寒假里读过的季羡林先生《牛棚杂忆》,这本书留给我的印象很深,但对于那个年代我始终觉得只读一本书是了解不够的。以前学过的历史教科书上总是语焉不详,仅用只言片语进行一个事件性的描述,但我心里其实明白那个年代的人们一定有着自己的痛苦和烙印。之前听说冯骥才所写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是一本关于文革的好书,那我想现在是应该读它的时候了。

这是一本纪实文学,是作者为许多“文革经历者”所作的心灵纪录史。冯骥才是抱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去推动这项文学工程的完成的,因为他觉得“终结文革的方式唯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一段悲剧历史发生了,如果就这样被人们轻易地淡忘,会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和不幸。试想一下,当人们淡忘后,相似的情形卷土重来时,大多数人是否还是会踏上一条同样的歧途?

作者在后记部分谈到了自己在文革期间偷偷记录身边人发生的故事的事情,这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被称作写反动文章。如果被发现很有可能就是面临好几十年的牢狱之灾甚至会丢了性命。但他还是做了,用尽各种办法完成他的写作,一开始想着用碎片一点一点地写然后藏好,后来依旧觉得不安全于是就销毁了纪录,每天用自己的脑袋瓜子强行背诵下来。文革后期,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冯骥才家里的房子倒了,但他最为在意的是那一包夹在墙缝里的纸张,因为一旦被发现依旧是个大麻烦。这些事情直到80年代才渐渐为人所知。把那段岁月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是他觉得作为一个作家的使命。作家要关注人的心灵,尤其是那些曾经受苦受难的人的心灵。这样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毕竟在很多时候敢于反省和描绘这场悲剧的人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慈悲心。

这本书展现了文革期间普通老百姓亲身经历的各种奇特的故事。不少人因为随口说的甚至是被人凭空捏造的一句话就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坐了十几年牢。牢里人疯的疯了,活不下去的自杀了,而凭借着某些坚持活下来的那些人出狱后也变得完完全全不是自己了。十年间,无数个家庭被拆散,原本相亲相爱的家人开始互相监视、划清界限,本以为亲密可靠的朋友也会背地捅刀暗下黑手,信任、依赖、情感、自尊这样的词语在那个年代是难以寻觅的。我从书中看到的是一种可怕的荒诞生活,似乎大多数人都被一股暗流裹挟着、疯狂着,急匆匆地又难以逃避地走上自己曲折苦难的命运。在当时的许多人眼里,恐怕死亡是比活着更快乐的事情。有的人的确选择了死亡,但很多人又终究没有走这条更快乐的路,我想这是因为有很多他认为比解脱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是为了最爱自己的那个人,那个相信自己的清白,没有选择和自己划清界限,反而愿意长久等待着自己的人。这是书里好几个故事中主人翁没有自杀的原因,不是因为怯懦而是因为爱。想到这里,我突然对自己以往某些断论产生了质疑。我之前总觉得,如果要我活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受尽欺辱,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杀。但现在想想也不一定吧,人类是多么脆弱又坚强的物种啊。如果爱我的人为我点了一盏灯等我回家,我会忍心吹灭了它吗?大概是不会的。

书中所包括的除了那些文革直接的受害者们的故事,也有红卫兵和那些出离于文革之外的逍遥派的故事。

老实说,我眼中“红卫兵”这个标签就代表着残忍、无知、愚昧、疯狂……我实在想象不到是怎样一群人,是什么样一个火把点燃了这些年轻人,他们怎么能做出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而不自知呢?书中有一篇所写的是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从中我对红卫兵这个群体有了更立体的看法。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他会忏悔但他不会后悔,也许他们是真的听党的话,认为自己是在革命,一腔热血结果撒错了地方吧。但我总觉得,这理由还是太苍白,毕竟不是总说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什么吗?

受过伤的心灵,究竟谁可以抚慰呢?可惜的是政治运动永远不会考虑人的心灵。去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国家走了一段弯路,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毁了一生”。读到这句话,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文革,多少人的人生被这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所摧毁啊。可惜对于后人来说,我们能做的好像只有纪念和反思,唯有清醒的认知才能警戒今天,告诫未来。

希望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要再有这样的悲惨故事,如果不幸地遇上了,我希望自己在洪流中能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坚决不作恶,即使无法反抗也选择保持沉默,争取做一个逍遥派。

相关文章

  •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我用了一个半月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因为每看完一个故事,我都要缓好一...

  •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十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许你从少年走向成熟需要十年、也许你从走出校园赚到第一桶金需要十年、...

  • 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7月5号晚上读完《赖声川的创意学》就开始寻找下一本要读的书。 宿舍里堆的书越来越高,但看书的速度似乎永远跟不上买书...

  • 【读书笔记】“水”深而灵“爱”丰而动

    ——读《灵动语文公开课》有感 什么是好的语文教学?一百个语文老师,能给出一百个自己的看法。从事语文教学将近三十年,...

  • 做专职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写下这个题目,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也许还有些另类和搞笑。记得十年前,...

  • 野百合处处有春天

    野百合处处有春天 读《一百条裙子》有感 《一百条裙子》这本书是美国的著名...

  • Day18:如何度过幸福的一生

    —读《人生的智慧》有感 幸福是什么?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百度百科上对幸福是这样定义的:幸福,是指...

  • 行万里路

    本文原载于我的个人博客——温馨咖啡小屋 发布日期:March 1, 2012 往事回忆:读《背包十年》有感。只觉得...

  • 初读《一百个人的十年》

    一百人是个概数,作者挑了典型的故事放在书里,正文的人物有儿童、妇女、青少年、和老人,但都是经历了文革10年。 从这...

  • 读《一百条裙子》有感

    肖老师让我们去读《一百条裙子》,看到题目时,我想:一百条裙子?是不是一本杂志?我是一个男孩子,为什么要看小女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一百个人的十年》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yk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