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我们都是肉体下的奴仆 —《斐多》

我们都是肉体下的奴仆 —《斐多》

作者: 萝卜Daydreamer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22:50 被阅读22次

资源: https://pan.baidu.com/s/1mhFHcQO 密码: 9ehx(仅pdf版)

雅克·路易斯·大卫    《马拉之死》

假设一下,你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告上法庭,以至于被判了死刑,你该怎么办?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博士的研究结果来看,人在直面无法接受的现实之前,会经历五个情绪阶段:

第一阶段,愤怒。你可能觉得怎么可能?这些都是污蔑,你们怎么能看不出来呢?以至于用尽全力去挣扎;

第二阶段,否定现实。发现愤怒没用之后,你可能会自我怀疑,今天本是个正常的一天,你刚还和小伙伴闲扯,怎么会突然就要被判有罪。你还年轻,怎么可能就要死掉了,还是这种死法。你觉得荒谬至极,以至于觉得可能在做梦;

第三阶段,妥协。好吧,用力掐掐自己的手腕和大腿,发现真的很痛之后,不得不承认不在梦中。事实已成定局,发现无论怎么塞钱求情都没用,你没办法,于是就相信自己真的被判罪了;

第四阶段,经过漫长的忧郁期。想到下午或者明天就要死掉,觉得人生短暂又可怕。想即将要告别的家人朋友,告别太多太多没有达成的欲望。就陷入无限的伤心;

第五阶段,最后就会到达接受的阶段。

然而苏格拉底当时就是面临这种状况,面对他人这可以致死的控告(“苏格拉底犯了玩弄罪,因为他探索了地下和天上的很多事情,他用弱的论点攻击强的论点,同时教导别人学他的样。”)时,在辩护无力后时,依然选择了服从法律的安排。

历史上有一幅很有名的画作,就叫做《苏格拉底之死》,是由法国著名的画家雅克·路易斯·大卫所画。他意在想通过苏格拉底为坚持正义和自由而牺牲自我的精神去表达他所在的时代思想。毕竟在广泛的解释上,苏格拉底的死亡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即使他可以逃走,他却坚持接受死亡,坚持接受不正义的法律。因为只有他死,法律才可以被遵守,被确立,被承认。

雅克·路易斯·大卫    《苏格拉底之死》

可假如听到了苏格拉底死前的谈话呢?

会发现这所谓的政治牺牲并没有如愿体现。并不是说苏格拉底不伟大,而是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真)。”的角度来看,他的甘愿赴死,并不在于法律这个立场上。

相对的是,在他和他学生谈话中,表达出的是坚信人的灵魂和肉体的独立性,相信即使离开肉体,灵魂也会找到更好的去处。

在他看来,这种事情(死亡)看似是件痛苦的事情,可愉快总会莫名其妙的和痛苦连在一起。所以即使现在会有痛苦,可痛苦过去了便是愉快的到来。为此他向他的学生解释:“真正追求哲学的人,无非是学习死和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他既然一辈子都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可死亡真正来临,他反而胆怯,岂不是可笑吗?”

大多数的人,活着只是活着,他们通常被肉体被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控制。毕竟都想着 “如果不在乎肉体和五感的享乐,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但事实上了,五感在一方面带来享乐之外,同另一方面带来的是更多的阻碍。

人的视觉和听觉真的可靠吗?

如果连这种直观感受都不一定可靠,那又该如何才能相信带着五感去追求真理时,会绝对正确呢?

正是这样,大多数的哲学家或者追求思考的人,往往是瞧不起肉体享乐的,并极力的避开它们,努力给自己灵魂独处的机会。毕竟单凭肉体是无法感触到健康、力量等之类事物的实质,所以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必须要求自我尽量单凭理智,单纯的、绝对的理智去探寻实质。

一个人不受热情而激动,反而约束感情而适当的行为,通常称为节制。可一般人的勇敢都是出于害怕,节制都是出于放纵。他们那可笑的节制,无非是怕错失了自己贪图的另一种享乐,身不由己。一个人为享乐而身不由己,就是自我放纵。

而我们想用享乐去交换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实质,真正的美德只有智慧可以来交易。然而追求智慧的道路上,肉体又变成了障碍。


1.看的过程中,突然就记起了《归去来兮辞》的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2.大一的时候,真的很讨厌睡觉吃饭之类这种事,觉得人为什么要干这种无趣又耽误时间的事情呢?可惜当时我没看这本书,也没找到知音,就只是一个人无奈的发发牢骚。如果当时看到了,可能会对这个观点更深刻的理解吧。不过,现在看到也可以,至少可以警惕五感对自我的迷失。

3.苏格拉底并非说的都对,比如灵魂永存这个观点,我还是持保留意见。但他在那个时候,很多思想和看法真的是很先进又深刻。

4.本书相关书籍:荷马《奥德赛》

5.豆瓣评分 : 8.5——9.1

6.下周阅读 : 《突然想起一阵敲门声》埃特加·凯雷特

相关文章

  • 我们都是肉体下的奴仆 —《斐多》

    资源: https://pan.baidu.com/s/1mhFHcQO 密码: 9ehx(仅pdf版) 假设一下...

  • 奴仆

    奴仆 奴仆 奴仆 我的母亲是奴仆 我的父亲是奴仆 我的姐姐是奴仆 我的孩子是奴仆 当然 我也是奴仆 “奴仆!过...

  • 《斐多》

    15/08/18 看哲学的书,就好像在看一部王家卫的意识流文艺大片。开始是晦涩难懂,哈欠连天。但当你读进去...

  • 斐多

    《斐多》| 刘玮解读 关于作者 柏拉图,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弟子。他写作了大量对话录,...

  • 斐多

    1.灵魂就是那个赋予肉体生命的东西。 2.一切事物,都是从与它相反的东西里面生成的,比如正义的东西一定是从不正义的...

  • 斐多

    斐多是苏格拉底死前的最后一段对话,揭秘了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为什么不逃亡,辩护,坦然面对死亡的原因。里面的一些论...

  • 《斐多》

    柏拉图,西方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弟子。 《斐多》这部作品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最后一天所言所行的记述。...

  • 老子追求的是什么?

    昨天讲《斐多篇》中时提到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时阻碍灵魂看清事物本质的阻碍,所以应该克制肉欲,用灵魂去看。这样就能看的更...

  • 世界给予你的是什么?

    圣经说:我们来到世间,只不过是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或作魔鬼(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上帝的奴仆...

  • [菩提诗]15 灵魂暂居肉体

    ——读《斐多》感悟 致敬苏格拉底 灵魂 这纯粹的真理 被喜怒哀乐钉在 肉体的十字架 逃离一切的贪婪肮脏 洁净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是肉体下的奴仆 —《斐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z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