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子会说话不久,口齿不太清楚,经常小嘴巴吧唧半天,我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有一部分我能猜出来,比如,欧吉(猴子),流又(牛肉),空农(恐龙),寄几(自己)。
这几个双音节的词,离题不太远。像“baibai”这个发音,我怎么猜,小侄子都不点头,可急坏我了。
小侄子说话晚,但跟人说话有种默契,他会非常认真地听你猜他发出的那几个音节的意思,如果你猜对了,他就会看着你的眼睛点点头。如果没猜对,他估计也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有些茫然地看着你。
我俩经常这样大眼瞪小眼地猜,那个“baibai”万万没想到,是“画画”的意思。
一个小孩子,从无意识地发出一些类似音节的声音,到有意识地模仿说话,其实是个挺漫长的过程。
我们从不担心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会学不会说话,哪怕他开口晚一点,因为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语言能力是人的本能,到时候就会了。
其实,说话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理功能,大脑皮层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反应非常丰富。人类的语言功能,是进化史上划时代的功能之一。
人们对学习母语有本能的自信,但对学习一门外语就有些莫名的畏惧,担心发音不标准,或者听力和口语很吃力。
如果看到我的小侄子学说话的这个过程,大概能抚平很多人的焦躁。学习母语尚且如此,外语就更不会一蹴而就。
几个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朋友,没有刻意去学,一段时间后,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民族语言,交流没有一点障碍。
小侄子的表姐,在四川长大,她三岁左右的时候,发现跟我说四川话我似乎听不大懂,就立刻换成普通话,切换得自然而然。而且,下回再跟我说话,一定说普通话。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境,拿掉应试的焦虑,会发现学习语言的过程非常有趣。
那是一个从随心所欲地听到瞎猜,再到乱说的过程,你get到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