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学习》共读第三章

《好好学习》共读第三章

作者: 007羊 | 来源:发表于2020-10-28 22:16 被阅读0次

【10.26】《好好学习》共读第5天

【今日学习内容】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之发现篇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再复习一遍什么是临界知识?

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就被称为“临界知识”。它是对事物更底层规律的总结。

寻找临界知识的过程就是寻找对我们有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领域的重要知识。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去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看起来很绕口,但作者强调因为大多数的我们都属于找不到神奇天赋的普通人,所以唯有兴趣来凑,从发现兴趣着手。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天赋就是另外一种程度的发现兴趣而后的热爱。拥有热爱你会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对被别人来说是工作,对你来说是乐趣与喜爱。所以从热爱的事情入手去发现临界知识,对世界充满好奇,独立思考,创造生活的精彩甚至是奇迹。

所以先从发现开始去寻找。

配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主动积极来看,一个人想要发生改变,最需要的是人的主动,基于人的愿景去主动发现改变的必要性。“反求诸己,由内而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干法中的“想要做出成绩,必须改变自己的心境,让自己热爱甚至迷恋这个工作”这里也是发现,发现从而热爱再去改变。

总的来说,成功并不是某个瞬间的突变,而是专注于某件事情并主动去发现去寻找方法和奋斗的结合体。

所以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开始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之应用篇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知道”然后就是“做到”,所以在理解和发现与总结临界知识之后,目前我们来到了如何应用临界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层面,也就是常说的“知行合一”。

答案就是前面提到的刻意练习,即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具体来说就是遇到问题时,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这样,就能积累不同场景下临界知识的应用,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刻理解这个临界知识。在未来新的类似场景下,我们就更容易第一时间联系到这个临界知识,产生预见性认知。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有两个明显的困难:(1)怎样在短时间内,想到不同场景来练习?(2)还要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练习。

方法1,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给出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

……非常认同作者的看法,也是从外部资源中掌握了一些问题的背后他人的思考对自己的触动。

比如樊登读书会的解读,得到APP罗胖等众多知识管理人对信息或场景的一些提炼与背后思考的总结,无不刺激自己的大脑,原来可以这样想,原来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样,原来可以这样做,慢慢的从中学会了模仿他们的思考也在他们思考的基础上去寻找专业书籍的基础知识,从此看问题或看事件的角度也慢慢开始拓展,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或者临界知识把它应用到自己曾经遇见的问题中去解决。

但是,因为现存知识有限与时间的关系,于本人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对外部资源的复制拷贝中,还欠缺自己对这些思考背后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目前阶段以慢为快,这个急不来。

方法2,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与强化训练,即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大量的持续的练习。

对于刻意练习这一点,因人而异。比如作者每天坚持1~3小时的反思晨修,再加上每天高强度的思考和阅读,才一点点地挖掘出他看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容易直指要害,反思问题才能让别人觉得深刻。

但可以认同的是认知能力提升的背后,偷不得一点懒。

……比如头马的备稿,希望传递给大家有用的信息,完成稿件之后,反复阅读反思自己的内容能否带给大家清新的信息。

比如工作上的困难,自己先问WHY调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看有没有相似之处,人家是怎么做的,人家又为什么这们做,换做自己问题的场景,反思问题背后的原因与共同目标然后才是如何共赢结成下一步的行动。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无非三个: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前面大多是利用临界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场景;但实际上,掌握临界知识,对提升我们的预见性认知、提升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更重要。

……作者提出穷人思维的案例,与《贫穷的本质》书中内容比较相似,穷人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有这种有限的穷人思维、在做选择或决定时容易且简单直接的因果的应激性思考方式,又如作者前面提过的红灯思维。

比如工厂订单延误,应很容易被表像问题迷惑,比如这个延误的根本原因是机台出现故障未及时修复,不是直接与自己有关系,但并未思考到背后订单延误带来客户潜在的失望与不信任的情结蔓延。有这些潜在的风险,如果我们知道工厂订单流程的一般性规律,来应用的话,我们应该提前可以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比如平常这个订单型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多不多,都是哪一些问题导致,机台的状况是否曾经一如既往的稳定性,品质问题是否有曾经出现过。考虑到这些问题点之后,可以作为一个必备知识点,然后在订单开始之前做好失误处理的备案去最大能力避免订单延误,满足客户满意度。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查理·芒格说:“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能力圈,去找到和发现自己的能力圈,再对比自己是否比90%的人做得好,因为只有那些做得比90%的人都好的人,才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跳出舒适圈,是拓展我们能力的过程。我们总可以在生活中的一部分领域培养自己的优势;一旦做得比90%的人好,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过,我们只有知道自己的边界,才算真正拥有能力。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范围有限,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掌握临界知识,综合地实践应用,才能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重要的决策。

……反思自己,虽然有部分擅长的领域,但自问并不比90%人做得好,用芒格的话说,这算不上真正的能力圈,所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沉下心来在这里好好学习的原因之一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学习》共读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hh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