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19:00 被阅读0次

【原书补遗卷五·六】

余中年以后,遇妓席无欢。人疑遁入理学,而不知看花当意之难也。偶读祝芷塘一绝,为之莞然。词云:“自笑眉愁递酒波,厌厌长夜奈卿何?摩登伽自无神咒,不是阿难定力多。”

妓席,指有歌妓作陪或表演的席筵。

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家思想学说的通称。理学,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名。道学,以当时流行称谓、且《宋史》有《道学传》而名。又因其始兴于宋代,又称宋学,与汉学相对。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心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代表;心本论一派,以陆王为代表。理学各派宗旨各异,对“本体论”、“自然哲学”、“心性伦理”和“政教方案”等方面的研究也各有侧重。宋明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是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 亦可称心性之学,即是内圣之学。内在于个人自己,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之学问也。内圣之学也可以称之为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其实际意义是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

当意,指称意,合意,某事物让人满意。例如:这个小闺女真当意。意指这个小女孩很讨人喜欢。元·白朴《梧桐雨》楔子:“六宫嫔御虽多,自武惠妃死后,无当意者。”

祝德麟,(1742年—1798年),一说德龄,字趾堂,一说字止堂、芷塘。浙江海宁袁花人,祝志箕、祝志裘父。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提督陕西学政,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掌礼科给事中。 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言事不合黜归,主讲云间书院。工诗,以性灵为主。室名曰“悦亲楼”。著有《悦亲楼集》30卷、《外集》2卷等。

摩登伽,梵语mtaga,为古印度旃陀罗族贱民,多以“拂市”(即清道)为业。少女钵吉帝(梵语Prakrti)属摩登伽种,一般就称为“摩登女”,也称“摩登伽女”。大乘中,《楞严经》以摩登女遇阿难之事为缘起。卷一谓:“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席。躬抚摩,将毁戒体。”佛知其事,“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将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摩登女”故事旨在说明欲爱不净,是生死之根,众苦之本。诗中亦引为典故。元·伊世珍《环记》卷上:“天女本来净,摩登第一。今各成正果,净无分别。”又如清·魏源《题明人秦淮三姬小照》诗之一:“那堪白发扰摩登,午夜《楞严》注不成。”

神咒,咒语被佛学称为宇宙最庄严声音,普巴金刚(无上瑜珈部的主要本尊之一)说不同咒语属于不同菩萨之教导。神咒即是佛及菩萨发出的咒语。“般若波罗蜜”(见于《心经》)据说是最圆满咒语,而且属于最神圣咒语,咒文代表佛学无上的智能。佛学认为:不断地念咒,就可以增加信念、信心,增加心灵的正能量。

阿难,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梵名A^nanda,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陀天生容貌端正,其身光净如明镜,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他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闲言碎语】

袁枚诗名千古,风流一生。娶妻一,纳妾五。风月场上的男欢女爱无可计数。不过,如其自己所言:“中年以后,遇妓席无欢。”其自述原因是,遇到可心如意的女子太难了。以袁枚少年高中进士,辞官后经商有道,加之诗名久闻于天下,阅美无数当在情理之中。当审美疲劳加上年入中年,选秀标准高了,身体精力差了,两者叠加,席间遇非天人资质的欢场女子而无动于衷,也属正常。不过,男人不能说不行,古今同理。于是,袁枚找来祝芷塘的诗给自己辩白。“摩登伽自无神咒,不是阿难定力多。”言下之意,不是我不行,是你们找来的人不行。貌非绝色、身无绝技,自然难动我心。见过会辩白的,没有见过这么会辩白的。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2)

    【原书补遗卷五·六】余中年以后,遇妓席无欢。人疑遁入理学,而不知看花当意之难也。偶读祝芷塘一绝,为之莞然。词云:“...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ij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