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02+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11+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06+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03+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07+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01+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04+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10+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09+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 2018-07-05+05号陈艳玲+《工作是最好的修行》+21天
今天,继续学习樊登老师《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03 之 管理时间,在繁重的工作中泰然处之。
虽然整日事务缠身,却仍然能够头脑清醒、轻松自如地控制和处理一切。
——戴维·艾伦
读樊登老师这本书,我觉得有一点很棒的是,每天都能学习到一个人物,也是一位作者,每天都会推荐当天作者的一本书。今天这节讲的是如何管理好时间,才能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悠然自得、泰然处之。推荐的作者是戴维·艾伦,推荐的书籍是《搞定》
关于时间管理,史蒂芬·柯维曾提出“四象限法则”的时间管理理论,用“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把事情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哪些是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哪些是我们要少做的,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自然是优先做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给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留出足够的时间,这样才有可能让重而紧急的事逐渐减少。
《搞定》一书中提供了一种操作性更强的时间管理方法 ,就是戴维·艾伦式目标+时间管理法。
●简单说就是管理好我们的时间计划之后,执行的过程要知行合一,即心无杂念地想着你所做的事情,而我们大部分的状态是做着A件事,想着B件事;比如上午做着明天的计划,心里还想着下午来的客户,这种状态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常态,其结果是计划可能没做完,客户也可能没接待好。所以忘掉脑海中的事情,只处理眼下的事,要做到真的很难。
●脑袋中要自上而下地达成统一的见识,不要去费脑子地想着同一件事,因为在你想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事情是没有任何进展的。
●高效管理好时间:
准备阶段,准备好你能全身心投入的一个环境,比如喜爱的大书桌,诱人的花香、喜欢的桌布等等,在书中称为触发扳机;
收集数据,即收集一切能引起我们注意的事物和信息,无论大小轻重缓急,包括外在的(比如你的办公桌要干净等)和内在的(比如你脑海中仍海住着很多未完成的小房子),作者建议我们可以拿一张纸或APP记下要处理的事情,一张纸就写一件事,处理完后,可以在空白的地方写上你的处理方法,然后存档,如果不重要,你也可以撕掉,这样,你的搜集工作就做完了,我们可以理解为处理前的收集整理,包括外在的环境和心理的环境,作好处理阶段的准备工作。
清空工作篮: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处理完了就不要再放回去,可以先处理比较着急的事情,这样,你做完一件拿走一件,你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少,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高效;
组织整理,建立清单。作者把需要跟踪管理的内容整理成了七类。即七个清单,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关注整个事件的 过程,发现各种潜在的问题。
执行阶段:立即行动。我们经常公司开会时会碰到会而不决的情况,就是一个会开了几个小时,却没一点作用,这种效率就会很低,就是因为你说一句,另一个人会冒出另外一句方案不行,有风险等等的问题,把困难提前抛出来,即使有这个想法的人最后也会不再提出,选择放弃,如果能够集中罗列想法,不要质疑,不要评估,不要批判,那我们就可以获得很多的想法和经验。
有时候,大脑越简单的人,执行力反而越强,因为他们的顾忌,心中的斗争和纠结会减少,而这些都是浪费我们时间的重要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