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又读《狙公赋芧》(点评视角训练营)

又读《狙公赋芧》(点评视角训练营)

作者: 暖心木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23:46 被阅读0次

      庄子的《狙公赋芧》又为宋人养狙,文章是这样,记载的: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是乎?”

    众狙皆起币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传说最早见于 郑国思想家列御寇( 列子)的一则寓言。后为《庄子 齐物论》所引用: 狙公赋芧。

又读《狙公赋芧》(点评视角训练营)

    这则寓言的大体意思是:

    宋国有个养 猕猴的人,他爱猕猴,所以养了成群的猕猴。他能理解猕猴的意思,猕猴也懂得狙公的心意。狙公节省家人的口粮,以此来满足猕猴的食欲。

    不久缺少粮食,要限制他们的食量。狙公恐怕猕猴们不听从自己的,先欺骗他们说:“给你们橡子,早上三个,下午四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跳起来发怒。

    他不一会儿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下午三个,够了吗?”所有的猕猴们都趴在地上表示高兴。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后引申为 反复无常,谴责那些说话办事不负责任的人。

      这就是成语“ 朝三暮四”的典故及其由来。

  生活中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现象。今天看到别人跳健美操,我也学跳健美操;过几天看到别人学民族舞,我又跟着人家屁颠屁颠地学跳民族舞;那天又看见人家暴走,又左摇右摆地参加暴走团。最终啥也没坚持下来。

  反观周围的人,似我这样“朝三暮四”的不在少数,如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补数学,后天又让孩子练台拳道,孩子不是因兴趣使然,长此以往,孩子的上进心、求知欲会如何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何为好,何为差,我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相关文章

  • 又读《狙公赋芧》(点评视角训练营)

    庄子的《狙公赋芧》又为宋人养狙,文章是这样,记载的: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

  • 从“狙公赋芧”看人性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

  • 狙公的智慧

    狙公赋芧出自《庄子·齐物论》,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出处。典故大致说宋国有个养猕猴的人,(狙公)为节省家人口粮,要限制...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朝三暮四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典源】《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xù,栗子)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 小议“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

  • 《庄子说什么》08齐物论之四

    原文: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xù),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

  • 2018-03-13 关于合算偏见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 谈谈科技产品「耍猴」的合理性

    1.耍猴的来源 其实耍猴这件事很早就有,老祖宗早就发现了: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

  • 《庄子 齐物论》:朝三暮四

    名实未变,喜怒有分! 01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

  • 庄子《齐物论》试读22‖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试读原文: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读《狙公赋芧》(点评视角训练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il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