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到了。俗话说:“立秋不是秋,秋在处暑后”。尽管今年是酷暑,但人是记吃不记打的,仿佛是一夜间,秋天真得来了。
开店门后,我点了一支香,插在门外的廊下。香是蚊蝇香,这几天有了早晨傍黑,早晚开一会的店门,容易进蚊子。都知道,“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秋后的蚊子猛如虎”,离着白露还有半个月呢。
浅秋里的早晨,店外舒适,顾客少的时候,我会顺便送他们出门,然后在门口附近溜达一会。不时地和熟悉的左邻右舍打着招呼。
相比于夏天,不冷不热的秋天,大家更容易聚在一起,也能见到更多的人。
远一点的百货店前,几个早开门的店主正在一起,围着一盆开了几朵花的茉莉说着什么。见我过去,店老板递给我一朵白色茉莉花朵。刚落下来的花朵,不用特意去闻,花香早就入鼻来。
相熟的店主自然知道我特别喜欢茉莉花,他说冬天的茉莉不好养,他杆插了几棵,明年养好了送给我一盆。
确实,他养花上心,这个曾经的春天,他家门口如同花园,特别是盛开的长寿花和蝴蝶兰,不光召开许多来来往往的目光和脚步,还惹来了蜜蜂和蝴蝶,让不能自由去踏青的店主们,也能享受到点滴的野外风光。
开店,是说笑间的买卖。秋天到了,我们几家店主,又可以整天“围炉夜话”了。但这样并不影响各自的营生。况且邻里关系挺融洽,大家可以互相照应。更有意思的是,即使哪位店主暂时有买卖,有半截没有来得及说完的话,那他有的是机会让自己把另外半截话说出来。是啊,多年邻居变成亲了。
门前的小市场更热闹了,秋季水果下来了,添了好几个水果摊。梨子和桃子一样,也有很多种,其中,香水梨,桔水梨最多。菜,大部分还是夏天里的那些种类,只不过,秋豆角下来了,在我家店门前就有,我可以随吃随买,极其方便。
从远一点的市场另一边,传来“梆梆”的木棒敲击声,是卖豆腐的,很快,就有几位买菜的居民经过身边,每个人手里提着一块豆腐。
忽然想起去年那位买豆腐的老人,当时我还对他手里的枣木豆腐梆感兴趣,记得当时隔壁文具店老板还说这是他邻村的同学,不知道市场上买豆腐的是不是他。文具店大哥就在我旁边,他却说,枣木梆老人早没了,是年前“羊”了的,没几天就走道了。
枣木梆老人的豆腐和别家并没有什么两样,但现在卖豆腐的大多不敲豆腐梆子了。也许,这种传统的豆腐叫卖声,在以后的某一天,再也不会听到,就如同那位老人,他已经永远把他卖豆腐的“梆梆”声带走了。
年龄大了,日子也过得快了。失去许多,来了许多,心境不再。再有半个月,最好朋友的女孩儿也就要出嫁了。
曾几何时,我们还憧憬过,孩子们都走了,重新恢复自由身的时候,一起去哪里度假,现在,再聚在一起,这已经不是一起能讨论的主要话题,其中一位朋友,已经做了姥姥,话里话外,都是围绕着外甥的故事了。
岁月又能放过谁,接下来,我们一个也逃不掉。
秋天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