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乡土故事
大地,是唯一的归处

大地,是唯一的归处

作者: 杜木土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08:26 被阅读219次
大地,是唯一的归处

乡镇的街道上,到处移动着小盒子一样的电动三轮车。

父亲说,去年的一车大蒜,就可以买一辆这样的电动车。小镇人出行,也可以风不打头,雨不打脸了。我想,这是大地赐予的。

四月份,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是蒜薹丰收的日子。

自十五岁那年,逃离了土地,就很少在田地里劳作。中间有几年,一口袋大蒜只卖一块钱的日子,父母曾把家里的土地租给了外乡人耕种。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父母,父母终究离不开土地,后来的十几年,不管收成如何,总是一年种上一季大蒜,一季玉米或是大豆和小麦。

我借着上班忙的借口,很少回去,回想起上次在田地里劳作,真的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过去每到这个季节,我在超市里买一把蒜薹,回来做个蒜薹炒肉,然后打个电话问问家里今年的蒜薹的价格。

上周,我回去了。我说,妈,我来帮你们“di”蒜薹。

我这身骨头或许早就忘记了劳作的苦累。不然我为什么还带着一丝的新鲜感?

每一颗蒜苗中心伸出尖尖的绿尾巴,绿尾巴朝向天空,然后垂向大地。我戴着草编的帽子,面孔朝向大地,眼睛搜寻着绿尾巴,手指用力将绿尾巴拽离母体。

我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劳动真伟大的矫情,我像是一个久居城市的人来体验生活了。

很快我就开始鄙视我的身体。我的腰背,像是要断了似得酸疼,我的手指磨出了透亮的水泡。

一天下来,我的身体散了架,每一块骨头都不在原位了。妈说,那么多年不干活了,哪里受得了哦,几天都歇不过来呢!

我想起那年,毒辣的太阳下,父母带着我们四个,跪趴在土地上,将一颗一颗大蒜的种子播种下去。没有多余的土覆盖薄膜,就到很远的地方去挖,再一车一车运到地头。爆裂的皮肤被汗水腌得生疼。

酷暑中,我钻进剌人的玉米地,将杂草拔离土地,高温蒸腾了杂草的生命,也蒸煮了我的耐心。

月亮挂在东方,我和母亲在月光下伸着头将一板车大豆拉回家。

五月的阳光刺入脊背,我停下手中的镰刀,望向没有尽头的麦垄。

我看着父亲母亲被压弯了一辈子的脊梁,恨恨地想,以后再也不要面朝黄土背朝天。

村人们总在孩子们累得淌眼泪的时候教育,看,干活累吧,要想以后不干活,就得好好上学。

后来,那些孩子们没几个好好上学的,但他们长大后也没有再在土地上劳作。他们长大了,飞往高楼林立的城市,在工厂里劳作,在霓虹中欣赏人流穿梭。

如今我离开土地多年,忽然想念土地的从容和安静,但我的身体却忘记了土地。土地没有忘记我,土地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土地是宽容的。

那些离开土地的少年,有一天会想起家乡的土地,或是风程仆仆,或是两鬓斑白,他们终会明白,土地是唯一的归处。

我们总是要回归大地的,每一个人。

相关文章

  • 大地,是唯一的归处

    乡镇的街道上,到处移动着小盒子一样的电动三轮车。 父亲说,去年的一车大蒜,就可以买一辆这样的电动车。小镇人出行,也...

  • 此生,何归? 心归处,是归处!

    蓝灵淑,杭州富商蓝员外嫡女,13岁前是父母掌上明珠,父亲疼爱,母亲唯一孩子,自己性格温婉聪慧,处事也是落落大方,琴...

  • 归处,归处

    偌大的城里 裂风呼呼做响 岁月炼化出的糖果 百味掺杂 孤自里品尝,俞久沉香 沉淀物似的积在心底 有人说,那是 让成...

  • 苏轼

    吾心归处是苏轼 李白长歌行鹰城,吾心归处是故土。环顾鹰城大地,不独李白对此一往情深,更有苏轼对此情深意浓。苏轼 “...

  • 何处是归处

    其实埋怨都是弱者的理由,最终的路该如何走还是由自己决定,自己一直都没有想明白,做了决定就后悔,导致一次次的失败。 ...

  • 心安是归处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苏子一生应如是。 在新旧党派的倾轧中笑对人生,正如词中所言“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参...

  • 何处是归处?

    我愤愤地打开车门,瓢泼的大雨劈头盖脸地浇下来,我几乎睁不开眼睛:“该死的,在高速公路上爆胎,真是活见鬼了!” 金杯...

  • 家是归处

    上周回了一趟老家。 回去的那日正好是七夕节,母亲接到电话得知我要回家的消息,特别吃惊地问:“台风来临,一直下着雨,...

  • 何处是归处

    烦躁的情绪,一直围绕着我。 我一直是一个没那么开心的人,知道这样不好,也很羡慕每天乐乐呵呵穷开心的人。但是,也只有...

  • 何处是归处

    “我从不畏惧未知的远方和离乡的惆怅,因为我知道我的心在迫切的奔向更辽阔的地方。” 对于离家在外上学的人来说,最盼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地,是唯一的归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jy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