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之前是做平面设计,现在换做UI了,这叫顺理成章;之前做硬装设计的,现在去做软装,这叫资源最大化利用,你之前是做平面设计的,现在去做空间设计,这叫什么?这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我就是从平面设计一下子跳到了空间设计。有人说,你这不是自找的嘛!当然不是!我完全是被形式所逼,赶鸭子上架,好吗?
理由是什么?
因为面对这个项目(一家餐饮店)的时候,我就是个三无设计师,无经验,无人带,还不会软件!
说到这个项目,就是因为我找了一些参考图片,整了一个高大上的概念提报,总监看了很满意,和客户喷完后,客户也觉得挺好的。我还没反应过来,这个项目就砸我头上了,我就晕菜了,心想:能喷和能做出来完全是两码事好不好……
但这事由不得我,既然人家看得起咱,再矫情就没意思了,只能多想想怎么把它干好了。
此时,摆在我前面有几个头痛的问题:
1、空间感和尺度感怎么解决?
2、就餐动线和流程怎么设计?
3、后厨是怎么运作的,怎么和前厅配合?
就这几个问题,看书上网查资料肯定是不现实的,身边也没有直接可以问的人,我觉得只能向“线下”这个老师学习了。下面是我的解决办法:
我花了一个星期做调研和学习,走遍了当时快餐界做的比较好的几个品牌(肯德基、麦当劳、老家肉饼、吉野家、真功夫等),做了很深入的学习,从最基础的开始,包括:桌椅的尺寸、主次通道的尺寸,层高、人流动线、点餐方式、出餐和回餐动线,都有哪些功能区,每一个功能区大概需要多少面积,后厨要占多大面积,入座率大概是多少?
因为甲方自己还有其他的店铺,我去考察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他们的后厨,店长也很耐心的和我讲解了后厨的功能布局和整个流程。
作为这个领域的新手,全身上下都是窟窿眼,说不慌那是假的,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设计出来的这个店能正常开业运营,就达到我的要求了,压根就没想过说要做的多出彩。我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一步一步艰难而焦虑的往前挪着走。
一周下来,对上面几个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
接下来是第一关:平面布局。
虽然手握各种尺寸资料,但实际上手操作的时候还是犯难。因为没有空间感,所以平面布局就变成了纯粹的“平面布局”,平面对应的立面长什么样完全照顾不到,这为后续方案深化留下了一些“隐患”,只是以我当时的能力,除了硬着头皮这么做,也没更好的办法。
花了几天时间,整出来两个还看得过去的平面布局。一个相对夸张些,一个相对保守些。因为不会cad,我就用ai画的,别的到都还好,就是标尺寸太费劲了。甲方对着两套方案和我们交流了一番,最后选择了入座数高的那个保守方案,局部做了一些调整。平面布局这关算是过了。
第二关是方案深化,这可是要了亲命了。
做平面设计时,因为载体都是单片的,设计的东西一目了然,但空间设计就不是了,如果你没经过长期的训练,即便看着效果图,你也没有办法将一个空间立体的呈现在脑海中,这就导致你很难判断前后造型的颜色、材质和尺寸搭配是否合理;很难处理转折的两面墙如何过度;更无法控制整体的空间层次感。
为了扬长避短,其实是为了降低方案难度,整个空间我就用了一种黄色,不是我不愿意多用几种颜色,而是我真的驾驭不了。
当然对甲方就是另一种说辞了(很坚定的语气):我们要区别于别的快餐店,需要有差异化,同时也为了提升品质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颜色塑造我们的记忆点,我们将logo的黄色作为店内的主色调,让品牌在空间中得到延续,降低品牌传播的阻力.....甲方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完全觉得必须这样做才行,我的“小伎俩”得逞了。
因为不会3D,想通过效果图去检验空间合理性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了,没辙,我就自创了几个办法:1、在办公室里找和店内局部差不多的地方,然后进行“试摆”和想象;
2、带着问题去察看其它餐饮店的处理方法,遇到适合的,直接用到方案中去;
3、通过打印平立面图,做局部模型,感知空间合理性;
东拼西凑几天后,终于把这个深化方案给弄全了。
在给客户讲深化方案的时候,我尽量用立面图去展示,结合局部的几个草图效果图(通过ai和ps制作),虽然不是很正规,但足以说明问题,经过两轮修改,深化方案也敲定了。
最后的施工图也是用ai画的,虽然很累,但相比较深化阶段,这个累已经不算什么了。
但真想要把餐饮空间设计做好,其实那时的我还差很远,只是我遇到了一个好甲方,因为开过好几家店,他对好多基电类的知识,包括水、电、空调、消防、燃气、强弱电等很了解,让我免去了好多麻烦,我也就滥竽充数的完成了设计。
接下来是施工阶段,那是最煎熬的。每天都提醒吊胆的,因为真的没底啊!
为了缓解压力,我借着监理的由头,时不时就往现场跑,其实就是为了跟工长请教,问哪些地方设计的不合理,哪些地方还有改进的余地。
等到项目完工的那一刻,我感觉方案又像重新过滤了一遍,把施工和实际使用时要考虑到的地方都优化了,虽然从视觉上看损失了一点美感,但是却大大提升了合理性。
开业前一天,我静静的坐在角落的卡座上,看着保洁打扫卫生,厨师在灶台上点火试用,服务员在接待演练,享受着此刻的时光!
这个店很成功,试营业的第一天就爆满。甲方对我们的方案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为了表示感谢,特意邀请我们来店里大聚了一餐。
下面是我们聚餐时拍下的现场照片:





回来的路上,总监和我聊起这个项目,说了一句很中肯的话:其实这个项目能成功,产品和运营占了很大的比重,和设计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我们甚至是沾着营业额的光被顺手肯定了而已。
总监的意思我很清楚,但对我而言,能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我自己已经很满足了,相比较获得别人的赞美,我更在意这段时间的成长和历练!
事后,我在公司内部还做了一次分享会,以下是针对这次夸领域设计的几点总结:
1、要多方位的了解此行业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产品和运营,确保在实际使用时不会有问题;
2、通过学习行业的设计案例,找到相应的规律,包括功能板块、视觉语言和风格,确保做什么像什么;
3、用最简单的设计语言或形式去做你的第一个项目,提高掌控感;
4、放弃“电脑”思维,多用“现场”思维,多维度的去思考方案的合理性;
5、迎接失败,虚心请教,不断优化,而不是想着一炮而红,平衡好自己的心态;
6、投入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因为除了这个,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它因素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好了,以上就是这个项目给我带来的酸爽旅途,不知道你看得是不是也很酸爽?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金句:永远不要限制自己的能力,你不被逼一把,怎么能知道自己原来这么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