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只当这是小黄书。最近听书又遇到了这本书,才终于理解这是哲学书。
强大的男主是“生命之轻”的代表,他与无数情人欢爱,但从不与她们共眠。因为在他心里,跟一个女人睡到天亮是爱的表现,而爱就意味着牵挂和责任,意味着他不愿承受的“生命之重”。软弱的女主是“生命之重”的代表,她为一个陌生男人远走他乡,以为这样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独特性,但丈夫的频频出轨让她觉得自己与其他的女人并无差别。她试着理解灵肉分离的“生命之轻”,不想再一次次因为嫉妒而从噩梦中惊醒。战争的爆发和生活的变迁让两人的理念渐渐发生变化。男主面对侵略者的强权不屈不挠,最终了却情史与爱人厮守,逐渐转为“生命之重”。而促成男主实现这一转变的正是女主的软弱,女主解开心结,正视自己的软弱,学会释然,逐渐转为“生命之轻”,放开了对爱人的执念,反过来却获得了爱人的相守。软弱也是咄咄逼人的,软弱迫使强者就范,不再强大。
Es muss sein是生命之重,象征着生命中我们必然要承担的责任,我们必然会结成的婚姻,我们必然要遵从的命运。这种必然性让我们必须按照世俗的常规生活,陷入“生命之重”。Einmal ist keynmal是生命之轻,类似我们说的玩世不恭,生命即使再残酷,美丽,或是绚烂,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只活一次,没有前世的经验帮助我们判断抉择是好是坏,而今世的经验也无法带去来世,每个人的每一次生命都是初次经历。这种偶然性让我们无法评判怎样生活才是对的,陷入“生命之轻”Einmal ist keynmal代表的偶然性与Es muss sein的必然性恰好形成对立。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轻”与“重”之间徘徊。有时候我在想,拥有一份简单快乐的工作,操持一个和睦富足的家庭,不就是一个女人的全部梦想吗?我没有什么特别想过上的日子,没有什么必须活出的样子,没必要郑重其事地追逐什么。可有时候又不甘心,未来应该是充满未知的,人生应该是有所追求的,没有激情的生活就像把同一天重复一辈子,从一开始就能预见结局,你自己也变得跟身边的许许多多人一模一样,除了名字不同再无差别。这种矛盾让我想起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和老子的“道法自然”,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那种固执坚守和百年孤独的历史轮回重复,想起自己曾经的满腔抱负和现在的随遇而安。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轻”与“重”,正如作者米兰昆德拉只是用整本书提出了问题却未能回答问题,但我们仍在思考,并且在思考出答案之前继续用自以为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指导生活。这就是我给这段话起的题目《必须回答又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生命之轻,我们无法在只活一次的人生中评判自己的抉择,因为生命之重,我们还要按照所有人一直做的那样继续抉择继续生活,因为完全虚无的活法是我们谁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