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30,最想做又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接通父母的电话;最想去又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回远方的家。”
我想,这是很多人的心声吧。
在奋斗的城市,有时觉得活着真的很累,尤其一个人的时候。工作上无止尽的烦恼,日渐虚弱的身体,还有身边早已事业有成、结婚生子的同龄朋友们,更让自己压力万分。
原来已经被生活击得足够焦虑烦躁的我们,却还要面对老一辈唇枪舌剑的折磨,或是催促、或是担忧、又或是期待,确是心累。
我们已活得足够焦虑了,可父母日复一日的催促却让我们更焦躁
“身陷1988中年危机”的我们:一定要有一份稳定且上升的工作,一定要是结婚或者有一个准备结婚的对象,一定要生了孩子,一定要有可观的收入,而且至少已经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最好还买了一辆体面的车,否则我们就有义务要面对父母的各种“催”。
我想没几个人没有经历过,或正在苦逼地经历着吧。
回想一路以来面对父母的催促,我都是极其不耐烦、甚至愤怒、充满了厌恶。
我很惊讶于我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越到后面多一分钟的聊天都不愿将就,只想彻底屏蔽。
我们明明知道能陪伴父母的时间不长,能聊天的次数也是聊一次少一次,可是为什么父母现在已经成了我们最大的燃火点,一触即发。
因为,我们已经足够烦躁,而很多的父母,对我们深刻已知并且困扰其中的问题,无法为我们提供解决方案,却还不断深情并茂地在我们耳边重复,徒增我们的负荷。
正如处于一个水深火热、入不敷出的公司里,整天在老板耳边强调公司的各种问题,却不提供解决解决方案,帮助老板分忧解难、走出困境的人一样,只会本已足够心烦气躁的老板更加怒火丛生。
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想早点成家立业,如果可以的话
—— “你都快三十了,还不找男朋友?都嫁不出去了!”(嫌弃脸)
—— “邻居陈阿姨的儿子在深圳买了一套房,买了车,今年就要结婚了!你呢?工作还不稳定,还一事无成!”(鄙视脸)
——“你怎么还不......?”(叹气声)
这些听起来再熟悉不过的语句,真的很像一场场梦靥,让原本已经疲累的我们更加身心俱疲。
在大城市奋斗真的很累,因为你职位上升、原始财富积累的速度一定要赶得上首付增长的速度才能在这座城市立足。
你的事业和经济增长速度一定要保持持续上涨,你才敢想结婚生子,为他提供不差的教育条件。
因为你不想让下一代重蹈覆撤,在小城市里奋斗了18年才能在大城市里读书,又奋斗了10年,最后还得回去小城市,走一遍同样的路,如此轮回。
没有人比我们自己更想要早点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早点”,就选择将就:随便找一个人,随时结婚,随时生子,然后给彼此不负责任的未来。
所以,我们只有拼命奋斗,已如一根紧绷的弹簧,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更没有精力去接收和消化一堆无意义的催促和负能量压力。
我们爱父母,正如父母爱我们一样。
我们不会认可父母部分根深蒂固的观念,正如父母不会认可我们一样,无论谁长期在尝试说服谁。
若我们为人父母,又会怎么样呢?
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力量去改变上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观念,也很难改变。
所以,我们只能理解和包容,包容他们不停歇的唠叨和催促,然后继续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
我想,如果我为人父母,我会尽己所能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条件和起点,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希望我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能跟上下一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个人需求的变化,能支持和鼓励他们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我没有办法对他们想做的事情添砖加瓦,我也不能用催促、担忧为他们面对的艰难添油加醋。
如此,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