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末用手机在看《陈情令》,陆陆续续看了两个周末,基本看完了。典型的帅哥型偶像剧,玄幻剧。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网络剧。放荡不羁的英雄少年魏婴,自在我心,评论由他,典型的我命我做主作风。魏婴和蓝湛之间的知己情谊是本剧亮点,两大帅哥对于正义的维护,对于对方的坚守都可圈可点。电视剧看完就看完了,并不想做太多的评判。
看此剧的这几周中,其余脑子空闲的时候,比如做饭的时候,或者骑车的时候,脑子里都会冒出这个电视剧的一些情节,一些影像就会在脑子里出现。细细分析起来这个其实是很自然的,因为有那么多的画面,那么多的故事塞进了你的脑子,这些零碎的画面,情节还存在于较浅的记忆中,因此就会经常出现。这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神奇力量。过一阵子,你就会发现这些情节就会从你的脑子里退却,不会再想起来了,就如我之前看过的《琅琊榜》《遇见你之前》这样的电视剧电影,都已经渐渐退出记忆,尽管当时也是有多么深刻的印象,也是看的欲罢不能,过后就都烟消云散了,我想《陈情令》肯定也是一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不过我在想的是,为什么人会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去看这些网络剧,电视剧,电影,或者是手机里的小视频呢?我自己这段时间也是一样的,空下来就想打开手机继续看,总感觉有种强大的力量,拉着我,让我打开视频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好奇心吗?好像不是,因为对于其他方面明显没有这样强烈的好奇心。最近的这个看剧过程后,我回过头来想做更多的思考。因为这样的过程在现实中非常常见,沉迷于电视剧,电影,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吸引了无数大家的精力。
我想或许看这些的时候,可以暂时远离真实的世界,暂时逃离。毕竟真实世界是复杂的,真实世界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有很多的压力,需要付出努力,人们愿意短暂的逃离真实世界,而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生活在真实的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一生确实是负累重重的,身体和文化的双重负累,很难能够看透这些负累,而轻松的活着,因此人们就会选择短暂的沉迷,短暂的逃离。或许这是一种解释。另外一个原因还是内心的空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机器人的进一步普及,相对来说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也不知道如何去填满,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而身边的网络世界又是如此的可达,因此就把多余的注意力放在网络上了。但是有的时候是把握不好度的,特别是对于一些自我控制力弱的人。
我其实一度非常反感类似抖音快手这样的小视频App,觉得他们无外乎是想更多的占有人们的时间,让大家沉迷,我甚至想着这些商家目的真是不好啊。不过我想这不是这几个App的问题,不是出现抖音快手,也会出现其他app的,来抢夺人们的时间。这是当前这个时代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刚才和一个妈妈聊天,说起孩子爱打游戏,真是没法管,说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网络的世界中。真实世界就是有这样多的问题,棘手,不知道如何解决,比如孩子的教育。面对问题,甚至想要回到原始的时代。可是现实方向不可能掉转,唯有直面问题,想努力想办法才行。可是父母也是人啊,也不一定比孩子做的更好,也会逃避,听之任之,或者暴力制止等,于是鸡飞狗跳,觉得教育很失败,或许有的父母也因此逃避沉迷于网络世界。
真实世界的种种问题,网络又在身边唾手可得,而且里面的吸引力巨大,再加上内心空虚,闲暇时间变多,或许都是促使人们越来越多依附于网络上的原因。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要关闭网络,回到原始社会,这是不可能的。唯有清楚的认识到现状,认识到趋势的不可逆,而再平静的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所有新事物的出现一定都是两面的,聪明的人类总是能在发展中驾驭住新的变化,农业革命,工业革命,都是如此,开着历史的车轮往前走。都说工业革命之后,大量工人将失业,其实没有反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现在正是网络普及的初期,人们对网络的控制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人们还没有免疫力,因此看起来问题比较多。
我对未来是有信心的。比如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够做这样的反思,慢慢的能够更加理性的来看到网络,更加理性的利用网络,而不是一味的否认打击。我想这一点就是免疫力的起源,至少我们有了直面的勇气。尽管生活很忙碌,还是要让自己的生活真实起来,做一些真实有温度的社交,多接触大自然,实在不行养一些花草也行,看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你会有不一样的力量。多和孩子做面对面的沟通,让厨房也有生气起来,多一些真实生活的感触,网络世界就会显得没有那么有吸引力。只要愿意去解决,办法总是会比困难多。
那天和同事聊天,还聊到了苏格拉底的那句的“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觉得真是人生箴言啊。生活是需要审视的,这样才会找到那个something big than yourslef的东西。比如看《陈情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