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资格证好过教师资格证
好过教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宝典教育基础⑶

好过教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宝典教育基础⑶

作者: aaacde4995ed | 来源:发表于2017-02-25 18:19 被阅读112次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模块五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14 年上)

2.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编写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39 年出版)是一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教育学教材 (预测新考点)

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核心内容是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预测新考点)

4.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目标;二是情感领域,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三是动作技能领域,强调肌肉或运动技能,对材料和客体的某种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等 (13 年下、14 年上)

5.陶行知主要教育观点:(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3)“教学做合一”。“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是一件事 (预测新考点)

模块六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阶段性,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性,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相一致地匀速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里,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互补性,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差异性,指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存在着速度和水平的不同 (13 年上、13 年下、14 年上、14 年下、15 年上)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即在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素质,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马克思。(预测新考点)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16 年上)

模块七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独立论代表人物为蔡元培,他于 1922 年 3 月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一是要独立于政党,二是要独立于宗教,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3 年下)

2.劳动力市场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于西方国家,代表人物:皮奥里、多林格、戈登、爱德华兹、卡诺 (预测新考点)

3.教育对文化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促进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第二,教育具有筛选和整理文化的作用;第三,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第四,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观念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观念;第二,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第三,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第四,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管理体制 (14 年上、14 年下)

4.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政治经济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预测新考点)

5.科学技术对教育具有动力作用,表现在: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④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教育对科学技术具有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预测新考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过教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关宝典教育基础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rn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