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经常诵读一个人的诗词,阅读一个人的书籍,便会对其人有深厚的认识,便会对其人的思想与心胸有一个清晰的判定,为此,我们就可与其“熟稔”,成为朋友。
我们通过读曾国藩的日记,书信,通过读曾国藩下属对其的记录,我们亦是可以明确的感知其风骨。
曾国藩的书信之中,我们可经常发现“天生鲁钝与拘拙”字词。曾国藩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与认识。试看我们历史上的诸多英雄豪杰,占有更大比重的都不是天生聪颖。所以,鲁钝与拘拙不一定是坏事;高明与聪颖也不一定是好事。
正因为曾国藩自知鲁钝,他才孜孜以求,按部就班的走上了下学上达困知勉行的道路上。正如孔子老人家的衣钵,明知道子贡要比曾子聪明的多,但还是传给了曾子,赐不受命,而货殖焉。鲁钝与拘拙的曾国藩,最后的学问造诣和事业成功,其精神当是让我们可畏。
曾国藩的事功,定是有其历史的舞台供其豪迈演绎,我们不应生出羡慕嫉妒之心。需要我们下足功夫去学习的,当是曾国藩的治学之精神,做人之心性。
景今日读书《庸盦文集》,文中对曾国藩的德行描述,甚是让我感触良多。概而论之其内容,曾国藩的行事做人可归为“谦、恕、勤、恒”。现将摘录如下,以飨你我。
“曾国藩自通籍后服官侍从,即与大学士倭仁、前侍郎吴廷栋、胡太常寺卿唐鉴,胡道员何桂珍,讲求先儒之书,剖析义理,宗旨极为纯正,其清修亮节,已震一时。平时制行甚严,而不事表暴于外,立身甚恕,而不务求备于人,故其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迁,无前人讲学之流弊。继乃不轻立说,专务躬行,进德尤猛。其在军在官,动勤以率下,则无间听宵,俭以奉身,则不殊寒素,久为众所共见。其素所自勖而勖人者,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虽祸患在前,镑议在后,亦毅然赴之而不颐。与人共事,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盛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继而同僚谅之,终则各省从而慕效之。所以转移风气者在此,所以宏济艰难者亦在此!”
谦。他曾说:“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莫不能善于矜。”便足以显现其谦谦君子之风也。能下,便是有一颗谦虚居下的心,便是有一颗虚而谦卑的心。“与人共事,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有了功业,他都是推让给同僚;有了成绩,他都是托举送人。有了错误,总是引为自己的过错;有了苦差累活,便是自己主动申请。
恕。他“制行甚严,而不事表暴于外,立身甚恕,而不务求备于人,故其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迁,无前人讲学之流弊。继乃不轻立说,专务躬行,进德尤猛。”这句话便深知其行“恕”之道。对自己非常严格,对外却是不务求备于人。也正是如此,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他关键是在自己的行进上做文章,专务躬行,以至于进德尤猛。也正是有其“恕”道,曾国藩的心胸之辽阔恢弘,卒成其必然。
勤,勤能补拙。“其在军在官,动勤以率下,则无间听宵,俭以奉身,则不殊寒素,久为众所共见。” 曾国藩的勤不仅仅在治军做事之上,便是他的日常生活上,亦是体现了一个勤字。其读书不二,每日以十页为率,一生几无太大变化。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战马倥偬一生,此习惯亦是没有变动。
恒,恒而有功。“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虽祸患在前,镑议在后,亦毅然赴之而不颐。”曾国藩凡事均不会取巧,便是明知道前方有祸患,身边遭受着毁谤,他也会毅然而然的去做,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一颗恒心,是他事业不断进取的内在与主因。
有关这一股“恒”劲儿,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有一位上京赴任的小官员,到了京城去拜访同乡,古时小官员到京城赴任都必须向同朝的前辈拜访请安。
而去拜访当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这位小官员到了前辈家时,已经淋了一个落汤鸡,家中仆人出门问道:“请问你有什么事?”
“我是上京新赴任的官员,前来拜访同朝为官的同乡前辈”
“对不起,我们家主人才刚出去了。你是不是先坐一会儿,等一下?”
“好的!”这位小官员就在大厅椅子上坐了下来……
一个时辰过去了。仆人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们家主人还没回来。你要不要再等会儿?”
“好的,我再等会!”
两个时辰过去了。仆人又说:“对不起。我们家主人还没回来。你要不要再继续等会儿?”
“好的,没关系,我可以再继续等会儿!”
三个时辰过去了。主人还没回来。此时,这位官员眼看天色已晚,就先行告别,说改日再来拜访。说完,就先离开了。他刚离开后几分钟,主人就回来了!家中仆人向主人报告:“老爷,今天下午,有位新赴任的官员,说是您的同乡,前来拜访。等了老爷您一下午!刚刚离去!”这位前辈看了厅上的椅子座位一眼,大吃一惊!
“他下午就坐这里?”
“是呀,就坐在这!”
这位前辈惊喜若狂地大叫:“快!快!快去把他追回来!我们家乡要出大人物了!”
据传,这位小官员就是曾国藩。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奇怪,这位前辈连曾国藩的面都没见过,何以断言这位小官员将来必是位大人物?
因为当天下午下着大雨,而曾国藩在椅子上坐了三个时辰,在椅子下留了两个清晰而干的鞋印,而在鞋印旁边却湿了一大圏,唯独两个鞋印干而清晰。这位前辈看了一眼,即知曾国藩一定坐在椅上动也不动地坚持了很长时间,才有可能留下这样的鞋印!
而这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必是心性坚定、个性稳定、不急不躁、能够持之以恒之人。
谦与恕,是外在,是表象;而勤与恒,是内在,是根本。曾国藩具有勤与恒之精神,便自然而然有了谦与恕之风情。而此四者,乃是我们学习之根要,内修而外名,内圣而外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