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万德坎姆是美国著名的时间效率管理专家,她的演讲在TED上高居榜首,还写过多本时间管理的书籍。
按理说,这样的时间管理专家,一定是非常守时的人。可是,万德坎姆也曾出现过迟到的问题。最讽刺的是,她还是在自己的时间管理分享讲座上迟到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万德坎姆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她发现时间管理的底层逻辑,不是列一个严谨的时间管理表,而是找到最重要目标。
时间管理的精髓在于选择,这让我想起了时间管理的经典书籍——《吃掉那只青蛙:博恩·崔西的高效时间管理法则》。
这本书很薄,只有166页;这本书很小,一只手就能盖住封皮。但这本书却在过去20年里成为时间管理的超级畅销书。
它帮助很多人解决了效率低的问题,让很多人成为职场精英,实现人生目标。
《吃掉那只青蛙》的作者博恩·崔西是美国最权威的个人成长专家,对成功学、个人潜能开发、时间管理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等人都参加过他的领导者管理思想培训。
在《吃掉那只青蛙》的书中,博恩·崔西把最重要的事形象地比喻为青蛙,他告诉我们:"吃掉那只青蛙,你的成就将不可限量!"
具体来说,我们该如何吃掉那只青蛙呢?
1 找到最重要目标,是抓住时间管理的关键点
找到目标是我们行动的关键,确定最优先目标是关键中的关键。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寺院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打扫、挑水、化缘,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感到身心疲惫。于是小和尚就去问寺庙的老方丈:"师傅,我从早忙到晚,为啥没什么效果呢?"
老方丈让小和尚把化缘的钵盂拿来,找到几个核桃放进去,问小和尚:"这个钵盂装满了吗?"
小和尚说满了。
"真的满了吗?"老方丈又让小和尚拿来米、芝麻,还有水,结果都依次装进了钵盂,最后还放进了一勺盐。
小和尚有所顿悟:"师父,你是说要合理安排时间么?"
老方丈说:"你错了。时间就像这个钵盂一样,如果你一开始就放进去芝麻、米这些小东西,那么核桃这样的大东西就没法再装进去了。但是,如果你先放进核桃,那些米、芝麻、水和盐就都还能装进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间就像钵盂一样,如果你先去做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那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没时间做了。
我们在开始行动时,一定要找到最重要目标,并且第一时间去完成它,这是提升我们时间效率的关键。
所以,作者才在书中提出:"每天从吃掉三个最重要的青蛙开始。"
2 用长效思维,找到正确的最重要目标行动
吃掉三个最重要的青蛙,从一睁眼起床,大大小小的事情就等着我们处理。
你是先保证早起上班不迟到,还是保证晚睡学习呢?你是先做自己分内工作,还是先做领导临时交办的事呢?
判断最重要目标的标准,是事情紧要还是任务大小?
都不是,长效思维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
2015年,罗振宇表示,每天一分钟罗辑思维,他要讲10年。在2019年跨年演讲中,他说要把跨年演讲坚持举办20年。
马云谈到他的目标,是打造足够大的经济体系,创造1000万个商户并通过互联网盈利。谈到实现愿景,他说:"我们10年做不到,那就20年、30年......一直持续做下去......有一天,总有一个人能实现这一目标。"
这些牛人都给自己一个长期目标,一切行动围绕这个目标前行。
书中也提到,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尔德博士,用50多年观察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发现他们都有长效目标思维。
黑夜中航行的船,需要灯塔的指引才能不偏离航线。
设置长期目标,也是同样的道理,选择最重要行动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这个行动是否能促进长期目标的完成,是否是长期目标需要的行动。
3 在行动和目标之间搭建桥梁,实现最重要目标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很多时候我们已经确定了最优先目标,可行动起来却各种拖延。而且,我们常常把拖延的原因归结于外在因素,认为自己没完成确定目标,是因为别的事情太多。
比如,早起上班迟到,我们会说,都是因为早高峰堵车,但很少有人想过,其实是我们起床太晚;
再比如,领导交办的工作完成不了,我们会说,都是因为任务太繁杂,其实更可能是一开始我们就有畏难情绪,一直在选择逃避。
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26岁在衡山修习坐禅。当时的南岳怀让禅师住持般若寺,点化道一,打坐并不是真正的修行。
道一问:"那该怎么做?"
怀让说:"牛拉车,车不走,你是打牛还是打车呢?"
道一说:"当然打牛。"
怀让道:"那你现在明明是在打车。"
人们看到牛拉车,车不走,立刻就知道要打牛,但是,放在自己身上,自己相当于是牛,车是客观原因,就往往想不到打牛,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不断地打车。
所以,王阳明才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攻打盗匪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破除心中的杂念就很难。
多从主观方面找原因,多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吃掉青蛙",在行动和目标之间搭建桥梁。
4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完成最重要目标
移动互联网时代,想合理管理时间,完成最优先目标,一个重要挑战是手机。
很多人机不离手,有研究表明,人们每天看手机的次数平均在85次。
我们一边感慨手机代替了伴侣,占据了全部生活,另一边又无法控制自己,不断地刷着手机。
微信里多了无数个群,即使是坐在在隔壁办公室的同事,也要在微信工作群里讨论工作,即使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三口之家,也要建一个家庭群进行互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便捷,但当我们沉迷于电子产品时,就成了科技的奴隶,失去了科技进步的应有之意。
移动互联网时代,该如何"吃掉青蛙"呢?作者给出了两个很简单的方法:
第一,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抽出一个小时,关闭所有电子设备。
第二,每周的休息日,抽出一天时间,远离电子设备。
可能一开始,你会感到焦虑和恐慌,总是担心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担心别人找不到你。这时,放平心态,专注到自己当下做的事情上,当一小时过去之后,当一天结束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
而且,你还会发现,那些要找你处理的紧急事情的人,也会渐渐地改变联系方式,重新回到打电话和你联络,而不再是给你微信留言。
你看,一个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让你找回选择的权利,不再被电子设备奴役,重新成为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时间更为碎片化,所以区分哪些是米、芝麻、水这样的小目标、小事情,哪些是核桃那样的大目标,我们就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让每天的24小时变成25小时,30小时……
作者博恩·崔西在书中前言中说到:"集中精力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彻底完成它们,并把它们做好,这是人一生取得巨大的成功、成就,赢得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获取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追求高效的时代,时间管理对于每个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工作要求,而是实现人生意义的必需技能。
如果你还在为没法管理好时间而迷茫,那么打开这本书吧,这是你应该吃掉的第一个青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