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1、
加入童书群好几个月了,因为孩子小的缘故,
一直也没有展开绘本、童书等方面的阅读与写作。
当鼹鼠的土豆发出《华人育儿百科》这本书的推荐之后,我却第一时间响应。
因为我已经等它多时了。
每一个新生儿的父母,都是育儿这门学问的门外汉。
生儿、养儿、育儿都是他们未曾涉及的全新领域。
无论他们在职场、商场、政坛多么叱咤风云。
面对糯软酥滑的新生命,那手足无措的张皇,那笨手轻脚的懵懂都是一样一样的。
记得当初我在预产期前,提早一个月从公司请假待产。
整整过去一个半月,
我将对新生儿来临的期待、喜悦、期盼、紧张、惶恐、害怕……所有的情绪、精力都好消耗殆尽了。
更要命的是身边有三个新生儿已经相继诞生。
所有的同事、亲戚、朋友打了两圈电话来确认我的状况。
我的乖乖儿,她整整迟到了两周才发动。
最后一周,我几乎是瘫软在沙发上,也不再去散步了,也没心思锻炼了,
手中拽着医院开出的随时住院单,等待着她自主发作。
虽然我有着强烈的意志和愿望,想要顺产。
但是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坚定的声音,时刻向我确认着:我肚子里孩儿一切安康。
那时我唯一可做的就是不断的百度,寻找度娘的肯定和安慰。
肚子里的孩子,给我最坚定的信号就是每天下午4点和晚上11点的定点而规律的胎动。
此刻,我的孩子已经十一个月了。
面对此时、将来她成长的点点滴滴,我害怕像当初那样盲目地应对。
我希望有一张清晰的育儿地图,让我有一个心理脉络。
即便是遇到状况,也知道这是一个多大的急转弯。
虽然我知道育儿就像发射卫星一样。
无论你将它的轨道预设得有多么精准。
实际上,它最终的发射与回归轨迹与曾经计划的一致性并不高。
但我们不能因为变数多,反倒任性而为。
用职场的行话说:凡事讲究一个纲举目张。
任何事情,要抓住纲领、抓住要点才可事半功倍。
因此我们极需要一本书,
给我们提示: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需求特性以及应对方法。
说了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像我一样的幼儿家长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本书?
2、
但为什么,我唯独对《华人育儿百科》这本书感兴趣,它有什么样的优势和特点?
这本书是由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儿科医疗团队百位儿科医学专家、
一线医护人员和营养师合力撰写,针对0~6岁婴幼儿,
收录了300个常见育儿问题、70种婴幼儿常见疾病、
24个促进亲子关系和幼儿发育的小游戏,为父母提供全方位医疗与教养对策。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一本新华字典;
那么每一个幼儿家长都需要这样一本百科全书。
普通人,不可能像明星李小璐一样,
将崔玉涛这样的知名幼儿医生请到身边,专属陪护与看顾。
这本书就像家庭小药箱一样,你不一定时刻都能需要它。
在孩子出现超出你经验范围之外的状况时,它会是应援最及时的小伙伴。
全书的内容主要针对0-6岁婴幼儿的育儿经验及问题,
对刚刚晋升为父母的家长们特别有针对性。
比如
第二部分:了解幼儿的成长与日常照顾;
第三部分:探索孩子不同阶段的发育关键;
第六部分:搞定教养,亲密加分。
这三大内容我会深入阅读,从知识观念来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和技巧。
另外
第四部分:喂养方式的选择与建议
第五部分:满足孩子全方位的营养需求
第七部分:认识儿童常见疾病
第八部分:认识疫苗接种
我会在实际的育儿过程中,针对性查阅和验证自己的方法正确与否。
当然,如果你还在备孕阶段就拥有了这本书,
第一部分内容一定不会错过:从产前到产后,享受养育0-12个月宝宝的喜悦。
好的育儿书籍,可以让你即学即用。
拿到这本书的那天晚上,家里刚刚迎接了一波客人。
小外甥女圆圆给客人们表演了一遍《小熊掰玉米》的主持节目后,
一直兴奋得停不下来,让姐姐有些收不拢场的尴尬。
送走客人后,我顺手翻到336页:孩子为什么会“人来疯”?
给姐姐解决了难题。
姐姐说:按照书上的三点原因分析,圆圆属于天性使然。
事前预见性的沟通和疏导有利于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本书第三个特别之处,就是接地气,符合中国人的育儿特点。
这本厚书的作家,是一个的团队,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医疗服务系统。
他们总结的是一套经过临床验证,教育验证的,针对中国人体质、性格特质总结而来的经验。
《华人育儿百科》是由前长庚儿童医院院长、长庚大学医学系儿科特聘教授林奏延
带领长庚纪念医院儿童医学中心15门分科的百余位骨干医生、营养师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
携手幼儿教育专家、《Reach&Touch儿童生命教育专刊》主编周育如精心编写。
3
怎么样判定,这本书是否适合你呢?
我将该书的完整目录整理如下,如果在300个左右的育儿问题中,
你一眼扫过去,有30%的内容你都感兴趣,且在实际育儿过程中用得着,就建议收藏一本。
另外,闺蜜、同事或者亲戚生了小儿,如果你还在纠结送什么伴手礼。
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家至今保存的一本详细的育儿书(可惜内容只涵盖了《华人育儿百科》的第一部分),
还是我姐姐在八年前,专门学习幼儿护理这个培训课时候的培训教材。
封面、封底都已经磨损不见,我甚至都查不到书籍的名称。
用它,我姐姐养育了两个小孩,
此时,它正趟在我的书台前,陪伴我走过了孩子一岁前的惶恐。
正是育儿指导书青黄不接的时候,我遇到了《华人育儿百科》,所以第一时间入手。
因此,也推荐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