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一词,常用的意思是“内心的感觉”,如常说的“心境平和”、“心境不佳”等。在这个意义上,“心”和“境”两个字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心”从属于“境”。
心,可以指一个人的精神,境,可以指精神之外的物质,“心”从属于“境”,就是精神从属于物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现代社会中需要注意甚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现代的科学发展强调改变外在的环境来满足人的要求。
刘力红博士的《思考中医》是一本畅销书,不但业内的人士爱读,很多医学之外的人也很喜欢读。在这本书的“结语”部分,刘博士认为如果要谈东西方文化,以及东西方历史,就应该说一说“心境”这二个字。他认为产生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把90%以上的努力放在了对“境”的改变上,而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们却将90%以上的努力放在了对“心”的改变上。这就是东西方最大的不同。
在佛教的语境中,“心境”一词,其中的“心”是指意识,“境”是指外物,放在一起就是指意识和外物,“心”和“境”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即是现在所说的精神和物质,这其实才是一种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
唐代诗人张说《清远江峡山寺》诗中有言:“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这句诗中的“心境”一词就是分开来理解的,心与境是并列的,所以才说“心境同”,亦就是心和境的统一,心和境的两忘。人,只有在“静默”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物我两忘”。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次韻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四亦有言:“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心和境也是肩并肩的站在那,谁也不依靠谁,谁也不干扰谁。这是天地间的和谐,人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天地间,人的内在也会是和谐的。
在现代的红尘纷扰中,很多人厌倦了物质上的灯红酒绿,这时才想起了“修行”。修行,修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修得一个心,“心境”中的那个心。修的是要让“心”服从于那个“境”,而不是现在这样,一味地去改变“境”来满足自己那颗满是欲望的“心”。
唐代希运禅师的《黃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有句说:“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从唐代到今天,时光走了一千多年,草木黄枯了一千多次,人若以百年计,也更迭了十余辈了。但从上面那句话来看,“人”好像还是那些“人”,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唐时的人是“凡夫取境,道人取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普通人去追求自己的一日三餐,也就是今天的“朝九晚五”,甚或是“997”,“凡夫”都是活在“境”中,忘记了自己躯体内的那颗时刻在跳动的“心”,所以,“凡夫”们才是“凡夫”。而得道之人关注的不是那点吃喝,关注的是一颗心。
从“境”到“心”,也就是从身外的名利到身内的淡泊,这其实是一种“舍弃”的过程。人的修行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什么时候能够“心境双忘”,就是修到真法了。
说到底,所谓的修行,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