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都在建立“明智”的人生,但成为一位“明智”的人谈何容易。也许做到“智”相对容易,做到“明”相对困难很多,不然也不会说当局者迷了。
就像很多时候劝说别人,会把事情分析的很清楚,一步两步……当发生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很难平静地对待,因为自知难。
人都在建立“明智”的人生,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面对问题就是要解决问题。既然当局者迷,那就请一个“旁观者”,旁观者清,来给你指导,给你纠正没发现的错误。
教练是这样的一位旁观者,即使你成为世界冠军,也离不开他的帮助
说到教练,接触比较近的是健身房教练,银幕上看到比较多的是奥运会上运动健儿的教练,比如郎平、刘国梁等等。在工作中带你入门的师傅。
对于一位运动员来说,成功除了他本人天赋条件、悟性、努力和意志力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是碰到有一个好教练。中国女排在2016里约奥运会夺得冠军,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郎平这位久经沙场的教练。
在健身房,一位好的教练,不只是教你怎么做这些动作,更多的是协助你纠正你存在的错误动作,大概率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一些动作。
教练,成为了第三只眼,在观察你,发现不足,然后给你指导,助你向前。
教练助你精益求精
行家如何做到精益求精?对此有两种观点:
一派传统的教学观点,靠你去上课、钻研、练习、学习、毕业,然后走向社会,自立成才。
一派观点来自运动领域,“学无止境,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教练”,天下第一高手也需要教练。

Ted有个视频,讲述他从外科的角度花钱请人去他的手术室,观察评判他的工作。在自立成才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你要么意识不到成才路上的那些问题,要么意识到了,但未必知道如何解决。其结果是,在成才道路的某一点,你停止进步不再提高,仔细想了想,他发觉,那正是他当外科医生所经历到的。
于是他请一个曾教过他的退休教授帮忙,叫鲍勃.欧斯丁,答应来他的手术室观察他。那次手术,他对第一次手术记得很清楚,完成得很漂亮,他以为其中没有什么值得他在手术后指正,没想到他写了满满一页的笔记,说:“都是些小问题,你注意到手术中灯光偏离了伤口吗?”,继续说,“我还注意到一个问题,你会不时地抬起你的手肘,这说明你没有全盘掌控。”这席话让他醍醐灌顶,他说的正是优秀教练们会做的事,他们充当你的第三只眼睛和耳朵,就你的状态提供更准确的描述。他们识别出关键因素,他们分解研究你的动作,然后帮你整合提升。
经历两个月的训练,我觉得自己重新开始进步,一年之后,我的手术病人的术后并发症更进一步减少。训练过程很痛苦,我不喜欢被观察,有时候也讨厌那些纠正的工作,还有一些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能力甚至会下跌,然后才能回升提高,但这使我意识到,教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觉得重要的不是现在你有多优秀,而是未来你将多出色。
教练激发你不知道的潜力
有个电影叫《永不言弃》,其中有一段是教练训练队员体能的项目,叫死亡爬行。教练先让一些运动员各人背一个人,背靠背爬行,手臂伸直,膝盖不能着地,爬了10米,这些运动员都瘫坐在地上了。
教练叫出一位运动员布洛克,让他背上一个127斤重的人,要他尽最大努力爬。布洛克认为30米是自己的极限,教练说50米。 教练蒙上他的眼睛,一直在旁边不断地给他鼓气。当布洛克尽了极大努力,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 问教练有没有20米了, 教练没有直接回答他, 只是说, 你行的, 你的潜力不至于此。

艰难向前爬行的布洛克一声比一声急促的呼唤声:我不行了,我要死了... 而此时教练的命令声、鼓励声也是声嘶力竭、拼命的, “你行的!”“不要放弃!” “不要停!”, “继续!” “加油!”
布洛克最后爬行了100米,没有这位教练, 布洛克不会相信自己能爬这么远,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教练挖掘出了他身上的潜力。
走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你需要一位教练。给自己找一位靠谱的教练,收获的不仅是事半功倍,还能收获一段深厚的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