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始读沈从文,书中说他临摹汉碑隶书,一练就是几十年,却从不以大家自居。写文更是如此,如炖汤煮粥,讲究文火慢攻,一日只更一章,从不急躁。他写文字,不为功利,只当成三餐茶饭,就着月色,细爵慢咽,小口慢抿。
如此境界,才不愧大师风范。
中学历史课上,讲到古代学者刘勰写了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内容我没有看过,但是名字从那时就记得了。文字是要用一颗匠人的心怀着敬畏,精雕细琢,反复打磨出来的,如此才有了神气,有了灵魂,有了美感和生命。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再没有时间坐下来用笔好好写几张字,再也写不出“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样温婉雅致的文字,喧嚣的街市再也安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再也不会用漫长十年磨一柄孤独的剑,也再也没有心情借一分盛唐的月光,煮一盏清明的残雪,就一壶民国的温酒,慢慢品尝。
我们变得如此急躁匆忙,急着赶路,急着考试,急着听到别人的回应,急着得到世界的认可,急着走向陌生的城市,急着奔赴下一个站台。我们害怕被淘汰,害怕被抛弃,害怕被遗忘,拼尽全力只想过得比别人好,我们一刻也不敢停下来,我们回避焦虑,焦虑却像空气,像阳光下的尘埃无处不在,我们回望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青春,却发现记忆被打包出售,文化被明码标价,书籍被拆解分割,我们的背后变得虚空。
民族的底气,文化的尊严在哪儿?字里行间再也找不到那些玲珑和雅致,再也找不到那份高贵和空灵,再也找不到那些风骨和情怀,再也找不到无用之美,只有快餐文化,流水的文案,变现的课程。
(写到此地,内心慌恐,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害怕穷,害怕失败,害怕落于人下,成为别人嫌弃指责的笑柄。说到底,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抵不过人世的洪流。)
所以,还是当如沈老所说,对文字怀赤子之心,以时光之慢笔雕琢之,假以时日,必成世间之美酒。让我们在心里种一朵花,不管人世之荒芜,十年等它长大,不然就用一生吧,直至长出文字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