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去日本出差对日本的秩序文化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个日语专业的人,自认为对日本的文化和习惯还是有些了解的,而且也自认为一直是个守规矩、遵守公共秩序的人,没想到这次日本之行几次都差点被列为不遵守公共秩序和意图占公家便宜的人。工作人员那明显带着不悦的腔调让我窘迫,更深刻地意识到原来他们对秩序的认识和理解已经到了近乎苛刻和强迫症的地步。
第一次是在药妆店,帮同事和自己买些护肤品。
结账队伍排得很长,终于轮到我前边的人去付款时,我才发现有三个结账台(之前一味低头看手机),每个结账台前有一个人在结账。我以为像国内一样可以紧跟在那个人后边或者排在其他两个正在结账的人后边等待,没想到我刚迈开步子向其中一个结账台走去时,结账台的服务员突然不悦,生硬地说道“请排队(日语)”。我一惊,我没有不排队呀,回头看看周围,我突然明白了,她的意思是我应该站回原位,等前边的人结账完了,才能过去补位。果然一个柜台结账完了后,服务员举手示意可以过来结账了。
其后的几天我发现其他地也都是这样的排队方式,不管有几个结账台,队伍就只有一个,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而结账台就像大树辐射出去的树枝,大家自动停止在树干末端,只有某个结账台出现空位时,才能过去补位,而不像中国几个队伍总是并列着,只要哪个队伍人少,或新开一个窗口,大家就会呼啦一下拥上去。我想这大概跟日本哪里都地小资源有限关系,但更深层次折射的是日本公民骨子里的对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的尊崇和维护。
药妆店的经历让我有点窘迫,真是给国人丢脸呀,并一度怀疑他们不会看出我是中国人才这样对待的吧。紧接着一件事让我彻底醒悟了,他们对不遵守秩序的人是不分国别的。
去拜访客户,从客户处出来坐上回酒店的地铁后,领导才发现他竟然把前台给的客人卡给带回来了,于是让我原路返回给客户送回去。从刚进的站又出站,刷卡器报警,出不去了。这时一位年长的站员过来把我领到一个窗口处,检测了我的卡,发现是同站出站,有些不悦起来,问为什么同站出站,期间有没有坐地铁等等,好像我故意逃票似的。在我解释完了缘由时,他的脸色才开始缓和下来,然后说要按照往返坐过的总站数扣票款。就在这时身后来了一位日本老爷爷,明显老态龙钟的样子,想要询问什么事情。他刚一张口,站员立刻变脸,厉声说道“等一下”,直到把我的事情处理完才理会那老爷爷。原来日本人把对秩序的遵守已经刻画到骨子里,无论是谁,只要不遵守秩序都会遭到鄙视和严厉对待。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大到国土面积,从地图上就能看出,狭长的轮廓就像一条蚯蚓,相对于中国这只雄壮的大公鸡来说实在是小的可怜。而且多山多丘陵,人口密度远超中国。大概是为了克服天生的劣势,日本人极尽才华和心思建立了世界上最密集的地下交通网络和最繁华热闹的地下商业城。
但是此次去日本,也才发现他们对地上空间的极致利用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在日本的几天去了几个城市,发现每个城市的地块都被划分成像棋盘一样的无数个方格,每个方格的中间是几幢楼,楼下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虽然每条路并不宽,但是因为所有的路互相贯通,极大的提高了车辆通行的速度,降低了堵车的风险。但也因此红绿灯会特别多。
因为地面面积有限,日本的楼间距很小,可以说几乎没有楼间距,路都是紧挨着楼房,连地铁电车都是直接从楼旁边通过,有人笑称,打开楼的窗户,伸出手就能摸到电车车厢。
我想大概也正是因为日本的各种先天条件不足,才迫使他们发奋图强,进而制订了各种严苛的纪律和制度来保障发奋图强的效果。也或许不是法律规定,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早已刻到了骨子里。
日本文化中有一项内容叫”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的第一行为准则。这种教育从幼童就开始了,日本幼童学习资料《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就提到:“让人困惑、让人不快、让人担心、让人操劳等,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说得最多的话是:“谢谢、抱歉、给您添麻烦了。”我想正是这种教育让日本人从小养成自律精神,克制不良情感,从而自然而然学会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不利己不自私。
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如何,真的是反应在看国民素质上的,而国民素质的表现就是一个一个的日常行为。撇开政治因素,我们真该学习一下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公共意识精神和克己奉公的精神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