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怀念的人和事,从来都没有离我们而去,我们也从来没有忘记他们。
他们只是换了一种陪伴我们的方式,我们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纪念他们。
1
2018年11月13日。从医院回家,桌上是那本新拆封的书《步履不停》。
写在书前的那句话我很喜欢:步履不停,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来不及对崇拜的哥哥,对因为救人而离世的哥哥说一句“再见”;
来不及对母亲,对一直活在哥哥童年记忆里的母亲,说一句“爱你”;
来不及对父亲,对因为没有儿子可以接班继续从事医生职业生涯而抱憾终身的父亲,说一句“抱歉”;
以及对过去四十多年的自己,对当下失业的自己,对茫然的未来,说一句“加油”。
人生短暂,我们总有些来不及。书中的人物,有太多来不及说出口的话,来不及表达的情感,在每个类似相同的昨日到来时,如论当时拥有了怎样强烈的情感,都被湮灭。
电影《失孤》曾帅说:原来我担心,我来不及长大,没找到他们,我就死掉了;现在我长大了,我又担心,我来不及找到他们,他们就死掉了。
这样的心情,正是书中的“我”的感受,贯彻在书中的每一一个字里行间,默默跟随我们阅读的萦绕在心间。
2
人生放不下的是执念,他是所有悲剧和喜剧的根源,也是人生路上一个个劫。
席慕容的诗《囚》里面说:
流血的创口
总有复合的盼望
而心中永不肯痊愈的
是不流血的创伤
书中的我,哥哥因为救人不幸离世。这是父母心里永远放不下的包袱,甚至是母亲不愿走出的创伤。
每年的哥哥忌日,全家人都会拿出那些被深埋的记忆篇章,在母亲的引导下,一遍一遍的畅想,遥想着哥哥去世前的那一年。
而这些往事当被反复咀嚼时,全家人都沉淀在悲痛中,甚至在忌日当天家里飞进的那只黄色的蝴蝶,都成为了哥哥的”化身”。它站在哥哥的遗像上,在诉说着生死相隔的惆怅。
还有那个被哥哥救起的可怜的人,尽管过去了十五年,每年都要来被拷问一次灵魂的愧疚。
“为什么死的不是你,而是我们的纯平。为了这个没有用的人,我们在医学院上学的纯平,我们本可以有很大作为的纯平,就走了。”这是父亲放不下的执念——因为从小就计划着让大儿子接他的班,成为一家私人诊所的医生。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切,打破他半辈子的计划。
放不下的执念,往往是牵住了别人,也绊住了自己。有的时候,我们真的要学会放下,放下那些心上的包袱,将更容易轻装上阵。
就像得知我的病情后,父亲反复跟我说的那句“放轻松,生命还长,还有希望。”卸下心头的包袱,让灵魂没有负担的前行。
3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不能以一个人的人生去衡量所有人的价值短长,去判定他存在的意义。
哥哥过世了,”我“便成为了全家人的希望。
“孩子总是不能按照父母的期望长大”。这是书中反复多次提到的一句话。
“我”没有如愿的接替哥哥的班来接替父亲的班,成为了一个没有长久正当职业的男人,并且娶了一个带着拖油瓶改嫁的女人。
所有的这一切,在每次的家庭聚会上,被亲人们拿来跟哥哥比较。
“如果哥哥活到了四十五岁,他也不一定按照你们的意愿还在继续从事着医生的职业,也许也离婚,也失业……”这些我没有说出口。
父母总是以一个人暂时的荣誉,来判定另外一个人的一生的价值长短,来设想他未来可能会获得的一切。
是的,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真的很多。我们要对每一个生命的选择报以宽容。
生命的价值不以职业的高低来评价;人生的价值不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
那些热爱并以此为终身追求的职业的人来说,都是可敬可爱的人。像是《树上的男爵》,那个从十二岁就住在树上,致死都没有下过树的男爵来说,谁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荒诞可笑,没有价值的呢?他用自己的一生来保护了森林的葱荣;用他顽强的生命,战胜了狼袭的恐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服输的一面,有自己不被人超越的一面。人生漫长,人生的价值,还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4
看完了《步履不停》,有一些感触很深。虽然这本书的笔触不是很深,词句也并不是那么的优美,甚至于还有点像是个人一种负面情绪的抒发,但是我很有感触,有些话如鲠在喉。
回顾生活中的我们,有没有还没有对身边的人说的话,想做的事。
如果有,一定要趁早,趁我们还活着时;
如果有,一定要趁着身体还健康,肩上的担子还能担当;
如果有,一定要趁着还有一颗年轻的心,还能有汩汩的血流动。
这些,都是作者想要教会我们的思想。
同时,也是我,作为一个病人,一个只能捧着书阅读的人,给你们的忠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