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印度的电影明明各方水土都与中国不同,却可以如此精准的切国人的痛点。说反映教育难的问题有些老生常谈,那么换成新的说法,对英语的盲目崇拜,本土文化的式微,以及阶层固化难以流通,寒门再难出贵子。
影片中,让女主人公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女人进入贵族学校的动因之一,就有女儿的朋友不愿意跟女儿一起玩,原因是女儿说的是印地语,而这个朋友说的是英语;朋友的妈妈说,女儿将来要继承他们的服装店,所以不说英语也可以,但是女儿的朋友将来前途无量,所以一定要说英语。
看似尖酸的讽刺,带出一个道理,服装店老板的女儿将来需要继承服装店,劳工的儿子长大仍要成为劳工,而所谓的“上流社会”的后代,理所应当的会进入上流社会。
多么浅显又直白的道理,作为家长,你在社会中是什么层次,社会就会为你的孩子,提供什么层次的教育。
在从前,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信息不爆炸,交通不便利,我们学习英语,为了证明我们的努力。有很多也许永远没有机会用到英语的学子们苦读英语,为的是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一个通过率80%+的考试,而许多学校、工作单位将其作为硬性指标不是因为考察英语水平,而是因为如果连一个80%+通过率的考试都无法通过,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努力程度是所有人中的倒数20%。
如今进入了信息时代,科技的进步带动社会的变革,全球化的浪潮将许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带给了国人,也同样带给了幼儿园中的孩子。知乎、微博中,不乏家长感叹教育支出不能省,孩子因为英语口语不够流利而痛失出国交流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无人问津,传统礼仪、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在年轻人中越来越不被重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已然流传的越来越少,富家子弟坐在飞机上读着外文书籍与各个国家的上流人士交流国外的高雅艺术;贫民子女在家里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垃圾动画玩着国产手机中的山寨游戏。
图片来源于网络寒门难出贵子,不只因为“寒门”的父母不能给子女提供更高等的教育机会,也在于父母本身就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足够磨炼他们积极自信乐观品质的环境。一身好的习惯、一个乐观坚强的品性比万贯家财有用,而现实的讽刺在于,万贯家财通常与好习惯好品性同在,又同不在。知乎上搜索“贫穷与自卑”,出来的结果让人咋舌,父母的观念就是孩子的三观,“穷三代”的家庭里,贫穷已然成了孩子身上的烙印,任成年之后再努力,也是去不掉的。
不分国籍,无关种族,对无法实现的梦想的期待总是会落在下一代的身上。《起跑线》敲打在每一对父母的心上,影片的最后,男主人公在贵族学校办了一场贫民学生的表演,他讲了为了进贵族学校所做的努力,讲了在穷人中所受到的教育,讲关爱,讲分享,演说很感人,可最后退场的时候,无人喝彩。
男女主人公最后决定送女儿进入公立学校,可以看做希望,也可以看做认命。公立学校可能会因为他们的资助而提升水平,可毕业之后呢,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如此,也许女儿最终还是会继承父亲的服装店。
说到底,一杯水的力量难以倾覆整个湍流,不过既然已经有了抗争的意念,也许终有一天会实现梦想。
我们需要脚踏实地,我们更加仰望星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