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新一期《朗读者》上面主持人董卿和嘉宾冯小刚谈及“青春”话题,其中谈到有一段:
冯小刚用他那特有的冯氏幽默说“周围一圈朋友都说我已经60岁的年龄,却还是那么幼稚”
董卿当即补充“我记得有一句墓志铭,我们都在成长,我们永远学不会长大”
我一直跟着“年龄”走这段话让我在佩服主持人“腹有诗书自气华”的气质同时,也让我想起我走过来的二十四个春秋:一直都是在既定的轨道上行走,没有不偏不倚,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做过超出年龄的事,也没有做过“逆生长”的事,还一直把这美其名“在合适的岁月,正确的地点,做了一些刚好恰如其分的事”,我一直都“跟着年龄”走,没有觉得这不好,也没有觉得很好。
我一直跟着“年龄”走当然,偶尔也会想去云南的洱海来一次肆无忌惮的裸泳,想去澳门塔来一次惊险的蹦极,想学钢管舞,不为其他,只为自己,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我一直跟着“年龄”走很明显,这都还没有实现。如果人死后都会在自己的墓碑上做一个二维码,微信扫一扫就会出来人的一生,我的一生是这样的:
0岁出生,没有七彩祥云,没有万鸟朝贺,有的只是“计划生育”年代作为第二批产物父母的满面愁容;
7岁入学,没有天才基因,没有运动细胞,有的是同龄人的平庸以及从此落入应试教育的框框;
13岁中学……
16岁高中……
19岁大学……
现在上班直至归去
我一直跟着“年龄”走这是一部“短篇小说”,故事简短毫无寓意,她只是在用二十几年重复的故事告诉人们这就是“一般人”,跟着年龄走的人付出一般的努力,得到的也是适龄的结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我一直跟着“年龄”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