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格局的修炼观影观书档案读书让生活美好
她一生都在“谋杀”,却被亲切的称为“阿婆”

她一生都在“谋杀”,却被亲切的称为“阿婆”

作者: 道貌岸然的鬼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09:47 被阅读15次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著名侦探推理小说家,与同为英国的柯南·道尔和日本的松本清张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推理宗师

    她所创造的侦探角色赫尔克里·波洛是文学史上与福尔摩斯齐名的侦探,波洛在小说中离世时甚至被《纽约时报》报道。

    阿加莎一生作品极其高产,光是推理小说就有80部。据吉尼斯世界记录统计,她的作品共被翻译为超过103种语言,销量总计过20亿本。对作者销量而言,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总销量。

    因为其作家生涯基本都在写悬疑推理小说,故基本可以说是一生都在从事“谋杀”,又因其姓名第一个读音为“a”,所以被中国的读者粉丝爱称为“阿婆”。

    阿加莎·克里斯蒂

    克里斯蒂最知名的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边的惨案》等,这两部也是被翻拍成电影次数最多的作品,基本都是影史留名。

    虽然我以前曾听闻过克里斯蒂的大名和名作,却仅仅只阅读过《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一部作品。

    然而今年又读到了她的另外两部名作,《无人生还》和《罗杰疑案》,看完后都是大被作者的脑洞所折服,为其精妙的情结设计拍案叫绝。(关于《无人生还》还曾在简书上写过读后感)

    之后的内容涉及剧透,强烈推荐感兴趣者先行观看以上三部作品书籍或者相关电影。毕竟对于侦探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一步步发现线索推理凶手真相的过程。

    一旦知道了凶手是谁再去阅读,体验感受基本就削减50%以上。

    下面是剧透的分界线:


    不可能的事不可能已经发生,因此不可能的事尽管看起来不可能,但肯定有可能发生。——《东方快车谋杀案》
    但是我现在才明白,没有哪个艺术家能够满足于单纯创造艺术。他渴望自己的艺术得到世人的承认,这种天性是无法克服的。——《无人生还》
    世上什么怪事都有。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就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一旦目标达到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失去的正是每天的工作。不瞒你说,先生,我的工作是非常有趣的,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工作。——《罗杰疑案》

    要理解克里斯蒂小说中创意的伟大,我们得首先明白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处的年代,她是生于1890年,卒于1976年的。

    所以在她那个年代,能够打破思维产生如此创意甚至成为后世部分创作的模板,所需要的天赋和智慧是远超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

    评论家唐诺在著作《尽头》中对她的三部作品有过很好的总结:

    所以阿加莎最让世人难忘的小说总是这三部:一是《东方快车谋杀案》,所有人都是凶手;二是《无人生还》,每个出场的人都死了如同浩劫,显然包括凶手和破案侦探;以及,《罗杰疑案》,“我”就是凶手。

    虽然之后他也承认,前两者都有台湾已故著名导演杨德昌所讲的,某种太过巧妙的笨拙,只有《罗杰疑案》堪称完美。

    但艺术创作本就来源于现实而经过再加工的不是吗?况且世界奇妙巧合之事多如繁星浩渺,只是不见报道罢了。

    《东方快车谋杀案》故事讲的是一辆列车上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侦探波洛要在同车厢其余十二个乘客的证言和现场证据中找出凶手。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场谋杀就是由这天南地北凑到一起的12人共同策划实施的 。在那共同设计的证言中,他要如何找出漏洞发现真相?

    这部作品开创了一种“举世皆慌”的模板,如知名电影《楚门的世界》(该电影讲述了男主角楚门生活在一个所有人全是演员演戏骗他的世界的故事)便能看到这种创意的影子。

    《无人生还》则如题所示,这是一个书中任何提及登场的人物全部死亡的故事,这个任何人包括受害人、凶手、侦探、故事记录者等等,而死亡原因皆是互相的人为造成。虽然有点情节设计中有点过于巧合,但整体剧情仍然严谨到功大于过,瑕不掩瑜,成为一代经典。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孤岛上,随即成为荒岛恐怖悬疑作品的始祖。如同诸多的荒岛恐怖电影,而之后魔改最成功的个人认为莫过于日本的电影《大逃杀》。而《大逃杀》衍生的游戏《绝地求生》更是近几年备受追捧的作品,一度红的发紫。

    《罗杰疑案》

    不过我很认同唐诺的观点,《罗杰疑案》是我读过最棒的克里斯蒂作品。但我只恨自己不能早点读到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凶手就是理应置身事外的第一人称的故事讲述者“我”,而“我”在书前期都只表现出一个目睹整个案件的医生,并以这种旁观者的视角记录着发生的一切。

    所以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基本大部分人都是要在结尾侦探揭露真相时才能恍然大悟发现凶手就是“我。而我却因为是事先知道凶手是“我”才读的书,所以阅读乐趣基本折了半。

    不过我虽然没有最后得知真相反转的震撼,却还是感受到了作者设计情节的那种严谨精妙。

    因为讲述故事的主角“我”就是凶手,而凶手肯定不会暴露自己,要伪装成吃瓜群众,那么他不只需要修改事实那么读者不就永远猜不到真相了吗?

    但作者并不如此俗套,作者让“我”的性格设定是一个自信到有些自负的人,并且深深的享受着记录的快乐,所以“我”除了心理描写假装自己是无辜的人外其它推理和客观描写都是按照事实毫无修改的。只是在情感上偏向自己而已。

    举个例子,“我”杀害死者的那十分钟,到了“我”的笔下就成为了“十分钟后,他还没有把信念完,我于是便离开了,当然,还做了点非做不可的小事”(此处为了节省字数我做了省略)。

    有错吗?没错吧,我只是把杀人写成“做了非做不可的小事”,而且人都被我杀了,信也当然没有念完。

    只是由于故事讲述者是“我”,大家按照“叙述者≠小说众人”的惯性思维,基本都不会去推敲怀疑,所以就这样瞒混过关了。连我在知道“我”就是凶手的前提下去阅读时都没发现这种小伎俩,可见作者的文字处理技巧功力的炉火纯青。

    东野圭吾《恶意》

    而为什么我会事先知道凶手是“我”呢,这就要怪我是先看了东野圭吾的《恶意》,被其开篇同样的“我”是凶手的情节设计所吸引,并看到评论说模仿自《罗杰疑案》后才去拜读的。

    好像一不小心又剧透了一本书,不过不大要紧,《恶意》虽然开头也用了“我”是凶手的谋杀设计,但这只是反转的开始,后面还有一大波的高能反转,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阅读体验缺失。顺便一提,《恶意》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侦探推理作品,东野圭吾的其它几本知名作品亦是如此。

    其实我在想,许多主角精神分裂类型的小说电影是不是灵感来源同样来自《罗杰疑案》呢?毕竟主角到最后发现一切事情全是自己第二人格所为的设定不就跟第一人称突然被发现是真凶一样吗?如《美国精神病人》《搏击俱乐部》《禁闭岛》等电影。

    电影《禁闭岛》

    最后的最后,阿婆的这几本小说真的给我平淡的生活节奏带来了不少小惊喜,强烈推荐i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一生都在“谋杀”,却被亲切的称为“阿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bbxqtx.html